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推荐人选教材.docVIP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推荐人选教材.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推荐人选 吴一龙事迹材料 吴一龙行医30余载,一直工作在肿瘤学临床、科研和教学的第一线,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许许多多癌症患者的生命。在我国肺癌发病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作为肺癌防治领域的领军人物,他始终以敏锐的思想、广阔的胸怀、求真的态度,站在学科最前沿,引领一个又一个肺癌临床诊治理念与方式的改变,科学观念与态度的改变,最终带来肺癌患者生存状态乃至命运的改变! 他是国际上肺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研究与实践的开拓者,早在1989年便开始“非小细胞肺癌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提出和确证了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可提高肺癌长期生存率,建立了肺癌手术规范程式和技术标准,使可手术肺癌的5年生存率从37.0%提高至48.4%。如今,“外科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已被纳入我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中国肺癌临床指南》以及英、美、德、日、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制订的肺癌指南。 他主持建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胸外科、肿瘤科)和广东省肺癌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第一),二等奖4项(两项排名第一)。发表论文350余篇,被SCI收录105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Lancet Oncol杂志发表文章3篇,在J Clin Oncol发表1篇。以主要贡献者和第二作者在N Engl J Med杂志发表1篇。担任The Oncologist、Lung Cancer等国际著名杂志编委。累计应邀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做专题讲学和国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30多次,主办国际学术会议并担任大会主席2次。 199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首届中国医师奖,2005年获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1、2013年分别获广东省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12年获广东省“丁颖科学技术奖”,2013年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和广东省“百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第三批培养对象。 誓与“第一杀手”为敌,艺高胆大挽救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200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10%;卫生部2008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肺癌死亡率高达十万分之三十,肺癌已成为威胁国人生命的“第一杀手”;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5年,我国每年新增肺癌病例将超过100万,那时的中国将成为世界头号肺癌大国…… 面对这一串惊悚的数字,面对抗击肺癌的严峻形势,吴一龙就是一位誓与“第一杀手”为敌的斗士。 2002年的一天,他应邀急赴北京会诊。患者是位重要国际友人,已辗转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的大医院进行过治疗,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在北京熬过了数周的化疗,患者每况愈下,命悬一线。尽管此前该患者经国内外许多权威专家一致认定为肺癌伴骨转移(IV期肺癌),但吴一龙仍坚持“我要看完整的病历资料”,认真阅片加上仔细询问后,他发现了影像学的疑点。“不对,这不是晚期肺癌,应该是早期!”此言一出,让所有专家大吃一惊,“X光片上显示的阴影应该是病人曾受过的外伤引起,不是肿瘤病灶。” 如果真是早期肺癌,意味着病人还有手术治疗的机会,生存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但万一判断失误呢?手术不但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反有可能危及病人生命! 此时,吴一龙仍坚信自己的判断,在风险极高的情况下为病人实施了复杂、细致、精密的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他一直守护在病人的身边整整48小时,直至病人的一切生命体征完全稳定下来,才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 同时他还力排众议,将当时在国内临床应用尚处于空白地带的国际新兴靶向治疗,推荐给这位特殊身份的患者。结果证明,他精湛的医术和过人的胆识成功挽救了这位病人的生命(至今无复发),也为我国边境的繁荣稳定做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我治了几十年肺癌,我治疗的每一位病人的每一张影像片都亲眼看过,所以我才有把握做出这样的判断!” 他用亲身经历告诫年轻医生注重平时积累,有疑问时,不能轻信权威,而是勇于质疑。他经常问科室医生和学生:“你到工作站阅片了吗?没有的话,一切免谈!”他要求医生,“必须浏览患者的每张影像片并做出判断,再阅读报告。一旦发现不符,提请组内讨论,在辩论中探寻真理。” 作为一名外科大夫,曾主刀4000多台大手术,每年诊治数百例肺癌患者,在鉴别诊断、疑难病诊治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手段上有独到之处,深受患者喜爱。他常说“你能做的手术我也能做,我是一个手术匠;你不能做的手术我能做,我可谓一个熟练的手术匠;当我告诉病人,虽然能做手术,但是最好不做,这才是一个外科医生;当我告诉病人,虽然能做手术,但是还有比手术治疗更好的方法,我就是一个外科专家了。”富含哲理的话语折射医者的人文关怀,一个好医生必是医术与医德的完美结合。 学术创新无止境,独领风骚领潮人 1988-1989年,吴一龙前往德国西柏林肺科医院作访问学者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