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组织冲突的处理要点 建立规范以防不必要的冲突发生; 确立公平处理的原则; 工作职权划分清楚; 成立处理冲突的调解委员会; 加强主管人员的冲突处理技巧; 提供员工人际关系技巧训练; 委托法律顾问处理与仲裁。 3.冲突解决的方法 利用好冲突管理表 找出更多答案 沟通 谈判 调解 权威解决法 目标升级法 A 冲突管理表 关键问题 己方 对方 共同点 有什么问题和冲突 需要(利益、期望等) 恐惧与意愿(焦虑、关心) 如何处理 B 找出更多的答案 (1)有哪些可行方法,先不判定可行性,有些荒谬的意见可能会触发好的灵感; (2)有哪些意见能满足双方的需求?(创意、混合、重组)并承诺遵守。 C 如何达成沟通 (1)说明彼此的期望,并比较差距有哪些?(冲突的解决最好由当事人自行解决,迫不得已才请协调者) (2)彼此互订未来游戏规则。 D 通过谈判解决冲突 谈判的危险性比沟通大,因此必须慎重对待; 要清楚了解订定目标底线与期望上限; 协议中我希望包括哪些内容? 彼此为对方找台阶下; 除了面子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吗? 天下没有全赢的谈判,退一步海阔天空。 E 通过调解解决冲突 调解人应说明调解事由与目标; 应说明自身立场(扮演桥梁角色); 应创造互信的气氛,随时缓和冲突场面; 应引发冲突双方寻找共同解决之道,而不宜主动提出解决方案(答案让当事人自己找,冲突就好解决); 应记录双方发言的重点,并整理供对方确认; 应将调解方案内容印发给双方,签名负责。 F 权威解决法 当冲突双方通过协商不能解决,可以由 上级主管部门作出裁决,按“下级服从上级” 的组织原则,强制冲突双方执行上级的决 定或命令。 用在情况紧迫时。 仲裁与诉讼手段的运用 G 目标升级法 为避免发生新的冲突,要为冲突双方提出一个新的高层次的共同目标,该目标不经冲突双方的协作努力是不可能达到的。 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来逐步缓解对立情绪。 预防新冲突,防患于未然。 4.处理冲突的方式 要冷静公正、不偏不倚; 要充分听取双方意见; 建立共同目标; 资源扩充或重调; 要有严密的规章制度。 解决冲突的技巧与步骤 晓以大义 交换立场 折衷调和 创造轻松气氛 冷却降温 给双方下台阶 协调的时机 事前的协调 事中的协调 事后的协调 四、从人力资源配置冲突案例看劳动法 (一)案情介绍 1997年8月,丁某的一辆桑塔纳轿车被某公司租用。双方口头约定,丁某的车归公司使用,公司每月支付丁某费用5000元,期限1年,出车在外的一切费用归公司承担。 1998年5月20日傍晚,公司叫丁某出车山东,丁某因出车刚回来感到很疲劳,丁某的妻弟吴某(驾驶员)便一同前往。5月23日下午5时许,吴某驾驶丁某的轿车回返,在山东临沂205国道,因强行超车,与对行的大货车相撞,致吴某当场死亡,丁某经抢救无效死亡,车上公司的3名技术人员受重伤,车辆亦损坏。经临沂市交通警察支队认定,该事故由吴某负全部责任。 丁的妻子刘某将公司告到法院。一审法院判决公司补偿刘某2万元。刘某不服原判,提出上诉,称其丈夫丁某与公司之间构成劳动关系,要求公司对丁某按因公死亡予以补偿,车辆损坏按承租人损坏租赁物予以赔偿,请求二审法院改判。 (二)法理问题分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是丁某与公司是否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公司承担不承担赔偿责任。经讨论,本案有三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丁某与公司构成劳务关系,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其理由是:丁某以自己的轿车作为劳动工具为公司服务,获取报酬,双方口头约定公司每月给付丁某5000元,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公司有权利要求丁某保证其用车安全,丁某有义务按公司的要求完成出车任务。在这种劳务关系中,丁某不是公司一员,他们之间只是为完成驾驶服务而达成的口头约定,一旦该项劳务完成,报酬给付,劳务关系即终止,双方不再有纠葛。因此,丁某在完成公司指定的劳务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责任自负,与公司无关。丁某的妻子刘某没有道理要求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丁某与公司既构成财产租赁关系,又构成劳务关系,公司应酌情适当补偿。其理由是:丁某与公司之间的口头约定既有财产租赁关系,又包含一定的劳务关系,公司每月给付丁某5000元,有租车费用,亦包含其本人的劳务费用。 刘某主张丁某与公司之间构成劳动关系,要求公司赔偿损失,证据不足,不予支持。鉴于丁某是为公司服务过程中死亡,依照民法通则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五十七条之规定,可酌情给予刘某适当的经济补偿。因补偿无具体标准,公司酌情补偿2万元是可以的。 第三种意见认为,丁某与公司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及财产租赁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