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分区-南亚和印度》探究.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答案:石灰岩地区渗漏强(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迅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4分) 例题2(20分)2004年12月26日当地时间上午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北面海域发生海啸,席卷南亚、东南亚等多个印度洋沿岸国家,造成人员伤亡达25万多人。 (1)比较A、B两个群岛的形成原因。(6分) 答案:B为马尔代夫群岛,是珊瑚岛珊瑚虫的遗体堆积而成。(3分)A为安达曼群岛,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时,印度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亚欧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3分) (2)在这次海啸中,许多西方国家并未在印度洋沿岸,但也有人员伤亡,这是为什么?(4分) 答案:①印度洋沿岸各国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②西方国家经济发达,有大量游客在这里休闲旅游。(4分) (3)引发本次海啸的主灾是什么?根据本次灾害的发生情况,反映了灾害具有什么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对防灾减灾工作有何启示?(10分) 答案:主灾是地震。(2分)反映了各灾害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即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2分)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当一种灾害发生时,及时做好诱发灾害的预防措施。(6分)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4)热带荒漠特点及成因 西北部为热带荒漠特点: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塔尔沙漠。 塔尔沙漠成因: 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①冬季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②夏季风西南风无法到达;   ③历史上对印度河流域的过度开发导致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北回归线 思考: 南亚东北部降水较多,而西北部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导致两区域降水差异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南亚东北部,位于喜马拉雅山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受非洲大陆的影响,西南季风作用小,降水稀少。 历史时期因过度砍伐,原始森林遭到破坏 (5)南亚降水时空分布及成因  ①时间分布:  南亚的降水受季风的影响很大。每年6~9月盛行西南季风(图左),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图右),为旱季。特别是3至5月份,气候干热,气温可达40℃以上。 ②空间分布: 东高止山、西高止山的濒海一侧和北部山地的南坡为迎风坡,多地形雨,乞拉朋齐也因此成为世界上降水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有11000多毫米。 南亚的西南季风对农业有重要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南亚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季节 时间 风向 对降水影响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措施 旱季 雨季 10月-次年5月 6月-9月 东北季风 西南季风 降水量很小 3月—5月,气候干热,农田干枯,土地龟裂;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用水困难 修筑水利工程:北部修建灌溉系统,南部修筑贮水池。 降水充沛 风力弱,来得晚,退得早,降水少,造成旱灾;风力强,来得早,退得晚,雨水过多,形成涝灾。 印 度 教学目标: 1、知道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以及人口的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知道印度的海陆位置及地形特点。 3、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 教学重点: 1、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 2、印度的海陆位置与地形特点。 四、印度 1、世界文明古国 (1)历史:  印度是著名的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多年前,印度就形成了统一的国家。古代印度人在印度河、恒河流域发展了农业,建造了城市,创造了优美的诗歌、舞蹈,宏伟的建筑和佛教塑像雕刻艺术等灿烂的文化。 (2)民族、宗教与语言: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印度斯坦族(46%),印地语为国语,与英语同为官方语言。印度教和佛教的发源地,印度的居民大多数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 以白色人种为主。 .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截至2001年3月1日零时,印度人口总数为10.27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6.7%,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