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课件消费者权益复习课
* 2005年侵害消费者安全健康权益的十大案件: 玩具糖果致儿童窒息死亡案; 烟花炸瞎眼睛案 旅游漂流溺水身亡案; 农用车刹车失灵死伤案 使用燃气热水器中毒死亡案; 超市购物致残案; 商场扶梯事故多人受伤案; 非法医学美容隆鼻案; 假冒祛斑霜毁容案; 医疗事故致惨案. ???????????????????????????????????????????????????????????????????????????????????????????????????????????????????????? 3月15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向市民提供咨询。 ???????????????????????????????????????????????????????????????????????? 三位年度3·15贡献奖候选者 复习课: 57中 王桂华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上帝”维权的保障书 朗朗乾坤天地可鉴,不许昧心欺人欺天! 挥舞《消法》利剑,为你撑起正义一片天! 对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知悉权 公平交易权 依法求偿 权 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 对商品和服务的自主选择权 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依法结社权 获得教育权 监 督 权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 法律. 2.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利: 3.我国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平等、公平、诚实 信用 4.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5.消费者维权的具体做法: 1.了解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关法律规定,知道消费 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2.要知道消费者享有哪些合法权利,哪些行为属于 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3.多关注、收集当前发生的重大经济案件和侵犯消 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学会用相关的法律知 识分析,明白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意 义,学会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程序和具体方法. 李华经过某夜市。遭遇了一次野蛮购物…… ①老板把牛肉干偷换成过期的 ②要求一次买两袋 ③不找零钱,李华不愿意,骂李华是小气鬼 ④吃了牛肉干后肚子疼 老板侵犯了李华的哪些权利? (一) 老板侵犯了李华的哪些权利? 李华(消费者)的权利 人身、财产安全权 公平交易权 维护尊严权 知悉真情权 自主选择权 李华因吃牛肉干生病花费医疗费300元,因去鉴定、起诉、请律师用去数百元。 李华可否获得赔偿?依据是什么? 依据消费者的依法求偿权 (二) 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炸薯条中丙烯酰胺含量较WHO(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卫生标准高出500多倍。 “炸薯条含致癌物质”风波越演越烈,但洋快餐麦当劳表示暂时不会在餐厅中撤下炸薯条,肯德基也表示不会用沙拉代替炸薯条。 请回答:1.麦当劳、肯德基食品在中国深受青少年、儿童的喜爱,但他们却隐瞒炸薯条中丙烯酰胺含量超标的事实,这种行为违反了经济活动的什么原则?侵犯了消费者什么权利? 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侵犯了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知悉权、人身、财产安全不受侵害的权利、公平交易权. 2.你的同学要在麦当劳过生日,准备 请你们吃含薯条的套餐,而你也知道麦 当劳、肯德基炸薯条中丙烯酰胺含量超标,面对邀请,你会? 1.装着不知道只管吃 2.自己不吃,但不管别人 3.劝同学不购买 4.行使揭检举发权,向食品卫生部门举报麦当劳 3.“苏丹红事件”未平,“炸薯条含致癌物质”风波又起,请你用所学知识分析频频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原因,并提出 几条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 原因:(1)少数食品生产者、销售者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为了赚钱,违背职业道德甚至践踏法律;(2)消费者缺乏消费意识、健康意识、维权意识;(3)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少数部门对食品安全缺乏的监督机制,对制假售假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不够。 建议:(1)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宣传,提高食品生产者、销售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努力营造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的社会氛围。 (2)广泛宣传与消费者密切想关的法律、法规和基本的消费知识,大力提高消费者健康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完善法律法规,相关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执法机关依法打击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4)加强舆论监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