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区域经济联系(理科班)探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原因:迁出区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问题,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意义:缩小地区差别,从而在区域内部达到平衡。 向哪些地带转移的趋势? 产业移出地 产业移入地 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经济对自然资源消耗减少 经济对自然资源大量消耗 环境质量提高 环境质量下降 劳动力从第二产业转向 第三产业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 第二产业 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产业结构优化……) 国民经济收入提高 (增加就业,促进……) 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比较区域产业活动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工业规模小 对环境的破坏不大 工业规模迅速扩大 三废污染严重, 人地关系紧张 产业结构进行 优化调整 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又趋于减少 由劳动力、资源密集型 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 变;从大量消耗原材料 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 技术、服务类型逐步过渡。 不利影响逐渐减少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 也会使欠发达地区环境污染 加重 优点:水源充沛、工程量小、投资少 缺点:水质较差、逐级提水、运转费用高 Back 优点: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运转费用低等 缺点:工程量大,投资多,移民量大等 Back 线路全为隧洞,地质构造最复杂,施工环境困难,工程技术复杂,工程规模过大,可作为远景轮廓设想。 Back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当代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 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联系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 国际贸易) (跨国公司 EU) (APEC 区域经济联系的形式: 1 、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重要形式) 2 、资源跨区域调配 3 、产业转移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经济合作的内容与意义 人才,资金,技术,管理 资源,能源,劳动力 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 南方有余 北方不足 南水北调 能源资源 西部丰富 东部不足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缩小南北差距 缩小东西差距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一) 南水北调 规划了几条调水线路?连接了哪几条大河? 形成了怎样的总体布局? 黄河以南需梯级提水,黄河以北可顺地势北流 地形地势对线路的影响 源地水质 线路走向 (解决华北缺水的问题) 调水源地 东线 长江下游扬州近。 利用京杭大运河提水北送。一路向北,经隧洞后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差 地势较复杂,但南高北低,水可自行流向北方 地形地势 源地水质 线路走向 主要解决华北 调水源地 中线 从长江支流汉江的 丹江口水库引水 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经过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至北京、天津 较好 地形复杂,工程量最大 源地水质 地形地势 线路走向 解决西北 调水源地 西线 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大渡河上游 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引水入黄河上游 最好 b.水量较小 b.水质不太好 a.沿途地质地貌复杂,工程量很大 修建渠道,工程量大,移民量大 a.穿过黄河时要逐级提水 缺 点 b.水质好 b.水量丰富 a.调水的线路最短 地势南高北低可自流输水 a.有京杭大运河作输水干线,工程量小 优 点 ? 西线方案 中线方案 东线方案 “调出区”居民 “调入区”居民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 1、水量增加,对需水要求提供基本保障 北方灌区出现土壤盐碱化,中线工程移民问题。 对调入区的不利影响: 1.损失水量水能。 对调出区的影响: 南水北调的影响(教材30页,阅读) 2、减少对地下水的开发,防止地面沉降。 3、有效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 3.占用土地,造成移民 2.影响河道的冲淤。枯水期长江口咸潮河段将有所增加 3.2000年10月,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朱镕基总理在听取了有关汇报和专家意见后,提出了“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强调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和实施要建立在节水治污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 (1)分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A.自然: B.人为: (2)解决华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