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崇尚程序正义探究.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增进程序正义观念 引思明理 1.法律程序的内涵 2.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 3.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法律规定法律行为的方式和过程,以程序正义保障司法公正,最终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                ——法律格言 崇尚程序正义 诉讼的基本程序 确保司法程序公正 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1.诉讼的内涵及种类 2. 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 1.司法公正及程序正义的含义 2.判断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则 3.确保司法公正的意义 1.法律程序的内涵 2.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 3.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 一、崇尚程序正义 课堂小结 “蓝极速”网吧纵火案现场 一、崇尚程序正义 课堂练习 最轻率的报复,最沉痛的代价 家在北京的初中生宋某(14岁),张某(13岁)因两周前与“蓝极速”网吧的服务员发生纠纷,起意报复,在火灾现场附近的加油站购买1.8升汽油, 于2002年6月16日凌晨纵火,造成了25人死亡,多人受伤的惨剧,并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6月18日,警方将两名涉嫌纵火的初中学生抓获。 一、崇尚程序正义 课堂练习 1.本案属于何种诉讼?案件的起因是什么? 2.案中宋某、张某分别会受到何种处罚? 3.你认为法院会怎么判决?依据是什么? 4.在遇到类似纠纷时,你会选择什么解决方式?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2年8月27日对“蓝极速网吧”放火案作出一审判决: 因嫌疑人在犯罪时均未成年,依法对他们从轻处罚。   以放火罪判处被告人宋某某(男,14岁)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张某(男,13岁)因不满14周岁,未追究刑事责任,已于2002年6月28日被北京市公安局收容教养。 一、崇尚程序正义 课堂练习 抱头痛哭的案犯母亲 人生最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最苦莫过于“子债母偿”,当一个年迈苍苍的母亲看着街头巷尾的通缉令上儿子那划着大叉的照片,此时此刻她的心必定是滴着血的;当死神的子弹射穿了年轻儿子的头颅,此时的母亲又经历着怎样的肝肠寸断?当已近崩溃的老母带着忏悔的泪水跪倒在儿子一手炮制惨案的受害人家属面前,简单的“痛苦”二字已是轻描淡写的描述。我们无语,惟愿天下母亲不再受此熬煎…… 失落的花季少年 悲痛的母亲 一、崇尚程序正义 课堂练习  1.搜集一个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诉讼程序方面的分析。  2.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以“17岁,我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课后记。 一、崇尚程序正义 课后作业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LOGO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三单元 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一、崇尚程序正义 二、确保司法程序公正 三、增强程序正义观念 第八课 崇尚程序正义,依法维护权益 一、崇尚程序正义     故意抢劫杀人,徐某被判死刑 徐某于2007年流窜至某市,采取刀刺、殴打威胁等手段抢劫过路行人,作案9起,案值一万五千余元,7月30日深夜,徐某在宁夏路持刀抢劫行人张某,抢劫中,徐某持刀向张某腹部猛刺一刀,致使张某失血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当地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报案后迅速出动警力,经过侦查,将四处藏匿的徐某抓捕归案,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徐某提起公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徐某故意抢劫杀人,致人死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法判处徐某死刑。 徐某抢劫杀人案件庭审现场 一、崇尚程序正义 创境激趣 案例1 邻居纠纷,法官断案   家住某市市北区镇江路干休所的王某和刘某是楼上楼下的老邻居,因为琐事两家起了争执,王某只要见到刘某就破口大骂,还在干休所范围内散布刘某的谣言,刘某不堪其扰、总觉得人们在背后指点自己,因而精神抑郁,健康状况受到极大影响,刘某多次劝说无效后将王某起诉到市北区人民法院,法院经审理认定王某侵犯刘某名誉权事实清楚,要求王某向刘某赔礼道歉并在干休所范围内消除影响。 一、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