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陆文化与岛国文化 我国和日本同文同种,同属东亚儒家文化圈国家,容易使人们忽视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 我国是大陆文化,而日本是岛国文化。 对于外来文化的引进方式而言,我国是“消极摄取型”;我国文化长期处于优越的地位,因而形成唯我独尊的基本形态。 日本对外来文化不像我国这样等闲视之,而是谦虚好学和积极引用,只要对我有用,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大胆引进。还有,在引进外来文化之际,不单单是技术,也包括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等,是全面地引进,并且不是分散地而经常整套整套地引进。这种基本的文化形态,可谓“全面摄取型”,这也是日本吸收外来文化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人材选拔型”同“普及向上型”教育体制之异 百年前,为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创立近代教育制度,乃是我国和日本的相同方面。当时,中日两国近代教育的目标大致相同,结果却相差甚远。这与我国的“人材选拔型”教育体制和日本的“普及向上型”教育体制之异密切相关。 英才选拔型(中国) 普及向上型(日本) 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的 以普及教育,提高大众素质为目的 以精英教育应对近代化的挑战 以全面普及教育实现近代化和现代化 近代化时期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全面学习西方 义务教育的实施经历波折 从最初就开始实施义务教育 穷国办大教育 教育资源充足 重视教育的经济和政治功能 同样重视政治的经济政治功能 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进行推动 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进行推动 中日英才选拔型和普及向上型教育比较 中日两国孩子的差异 八年前,在一次的中日青少年“夏令营”中,有些中国孩子后面跟着父母或老人,他们在途中遇到困难后束手无策,日本孩子则大都靠顽强毅力到达终点。八年后,北京月坛中学高三学生孙冉,在“我眼中的日本同龄人”一文中写道:在日本参加夏令营时,我经常能看到许多七、八岁甚至更小的孩子背着比自己还高的背包,跟着队伍时跑时走,没有人帮他们背包,全靠自己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生活三四天。我深知多数中国的父母不能这么对自己的孩子。看看我们,就连去日本前从北京到天津这么短的距离,送行父母的车就已经排成一条老长的车队了。到了东京的饭店,甚至有一位女同学的父母,一晚上打了三次国际长途,第二天早上还打来电话叫早!孩子在作文中大声疾呼:“这样下去,民族的未来堪忧啊!”。 (三) 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教育与文化 任何一种社会文化要想传承下去、要想使其富有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教育途径把这种文化转移到人的载体之上,使之成为人类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这样,文化才能在现实社会中显示出它的价值与活力。 2、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 教育的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文化人来实现的。人类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结晶。文化的创造源于文化的主体——人。教育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把人类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使受教育者具备创造和更新文化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并造就与文化发展相关的个性和创造力。 3、传播文化 文化的传播是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区域的扩散,是文化在空间上的流动,文化的传播可以依靠多种途径,如迁徙、通商、战争、教育、学术交流等。 教育与文化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二节 教育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提高劳动者素质 二、培养科技人才 三、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学用结合: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未来社会,教育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阅读以下短文,然后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育的未来 其一,教育的目标。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播知识,更在于培养人才,在于培育德育、智育、体育、能力、美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其二,教育的价值。A.继承、传播、发展知识的主要途径。B.发展人类民主文明社会的基础。C.孕育和发展社会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园地。D.提高国民素质。E.培养未来产业大军、 科技人才、社会精荚的基础。F.未来知识经济社会的基础和支柱。 其三,教育的科学性和前瞻性。A.教育不仅应当传授已被认识的科学真理。B.教育应启发和鼓励学生追求真、善、美,致力于新的发展、发明和创造。C.追求教育思想、方法的科学性。D.面向未来培养人才。F.教育内容应反映人类最新的科学成就。 其四,教育的普及和多样化。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基本人权之一。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及人才需求的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4带传动探究.ppt
- 04第4章小结探究.ppt
- 02第二章(上)事故致因理论《安全学原理》探究.ppt
- 04第四章载重线与干舷探究.ppt
- 02第二章:基本核算方法.金融企业会计探究.ppt
- 04-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及认知探究.ppt
- 02第二章_利率的含义及其在定价中的作用探究.ppt
- 04国际货币体系探究.ppt
- 02第二章电力网各元件的等值电路探究.ppt
- 04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探究.ppt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