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除夕卖冷’’习俗源流新探
除夕 “卖冷’’习俗源流新探
蒋明智
以往学者们大都将岭南 “卖冷”习俗说成是 “卖懒”,对 “卖冷”、 “卖痴呆”、 “卖懒”等
习俗亦缺乏历史的考察。其实,卖冷习俗并非卖懒,而是一种祓除寒气的巫术仪式,目的在于祈
求新春回暖、健康吉祥。至晋代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卖冷习俗与 “打灰堆”相结合,使原初单
纯的祓除寒气仪式向祈求财富的世俗需求转变。宋时,由 “打灰堆”又衍生出 “卖痴呆”的祈
年习俗,由原来的祈求财富向祈求智慧和勤劳转化。明清时期岭南出现的 “卖懒”习俗来源于
卖痴呆习俗,它们的本质都是儿童在辞旧迎新之际,期望卖掉呆懒的过去,迎来勤劳和智慧的未
来。岭南的卖懒习俗 由于尚保留有远古的巫术仪式,至今仍在传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除夕 卖冷 打灰堆 卖痴呆 卖懒
作者:蒋明智,1966年生,文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教授。
屈大均在 《广东新语 ·广州时序》中记载: “岁除祭,日送年,以灰画弓矢于道射祟,以苏
木染鸡子食之,以火照路,日卖冷。”① 陈伯陶在民国二年编纂的 《东莞县志》中作了细节上的
补充,并且提出 “卖冷”是 “卖懒”的同音通借:“除夕祀先祠,食蚬,小儿持熟鸭卵,行且呼
日: 卖‘冷’。烧爆竹,换桃符 ,至夜,长幼围炉守岁,房室多燃灯。按:卖冷, 《彭志》作卖
懒,冷、懒同音,通借字。 《广东新语》作冷,然 《阮通志》云: ‘/J~JL卖痴呆。’今莞亦取卖
去懒惰之意。”②后世学者亦大都认同此说。如叶春生先生认为: “卖‘冷’是 口音之误,实为
卖‘懒’,即江浙所谓 卖‘痴呆’。”③ 刘志文主编 《广东民俗大观》也说:“卖‘冷’是口音之误
实为 卖‘懒’。”④ 那么,卖冷习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真的是 “卖懒”习俗的口音之误吗?
它又和 “卖痴呆”习俗有着怎样的联系?这些正是本文要详细考察的关键所在。
“卖冷与祓除仪式
上述所引 《广东新语》已点明了 “卖冷”的时间是在除夕,因此,只有把 “卖冷”放在除
夕和春节的语境中,才能看得明白。除夕是腊月的最后一天。在腊月期间,人们都要进行大规模
本文为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 目 《岭南春节游艺民俗的历史、现状及其保护对策》(项
目批准号:06JDXM750001)研究成果之一。
①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北京:中华书局 1985年版,第 300页。
② 陈伯陶:《东莞县志》卷九,台北:成文出版社 1967年版,第272页。
③ 叶春生 : 《岭南风俗录》,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1988年版,第26页。
④ 刘志文主编 《广东民俗大观》 (上),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1993年版 ,第535页。
· 167 ·
《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2期
的逐除活动,俗称为 “腊祭”,原因是,腊月是一年四季中的大寒时节 ,人们的生命遭遇大 自然
最寒冷的考验,在严冬和暖春的过渡时节,祭祀仪式随之产生。春节则是最重要的岁时节 日,是
先辈们根据节气的变化和生产的忙闲,逐渐形成具有浓厚农耕文化色彩的传统节 日。其产生与节
气息息相关,而节气的产生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因而,卖冷习俗是与季节的更替联系在一起。
《礼记 ·月令》载: “(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① 孙希旦集解 :
“出土牛者,牛为土畜 ,又以土作之,土能胜水,故於旁磔之时出之于九门之外,以禳除阴气
也。”土牛就是 “泥春牛”,象征春耕开始。正像学者所指出的: “出土牛在最寒冷的十二月举
行,其众所周知的目的在于驱寒,也就是说,它的主要功能和外显功能在于驱除大阴 (冬),而
阴阳转换 ,大阴 (冬)驱尽,当然少阳 (春)到来 ,它同时含有迎春之意。”②
古人将寒冷的阴气视为疫鬼,由此,又有腊月逐疫鬼的仪式活动。 《后汉书 ·礼仪志》载:
“先腊一 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 :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岁以下百二十人为儇子,皆
赤帻,皂制,执大鼗。方相氏黄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十二兽裳衣毛角,中黄
门行之。允从仆射将之,以逐恶鬼于禁中。……持炬火送疫出端门门外,驺骑传炬出宫,司马阙
门门外,五营骑士传火,弃洛水中。”③
由是观之, “卖冷”亦属腊祭范畴,其三大元素 “灰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