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x

纳米技术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纳米技术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技术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纳米技术与具有独特纳米效应的纳米材料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制浆造纸工作者对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在制浆造纸领域中的应用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文章主要综述了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在湿部化学和纸张涂料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应用潜力作了探讨。纳米技术是随着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原子力显微镜(AFM)等微观表征和操纵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科学技术。其基本含义是指在纳米尺度(1~100nm之间,即10-9~10-7m)上研究物质组成体系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以及在应用中实现特有功能和智能作用的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和技术[1]。当物质尺寸进入纳米数量级时,其本身便具有了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赋予其不同于宏观物体所具有的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正是这些“特性”使得纳米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现在对纳米材料的研究及应用已深入到众多学科领域,造纸工业也不例外,并且随着人们对物质及其结构在纳米尺度上理解的深入,纳米技术可以渗透到制浆造纸工业的各个方面[1-2],特别是在湿部化学和纸张涂料的应用。纳米技术在湿部化学中的应用湿部化学实质上是一种表面与胶体化学。由于造纸湿部配料中许多组分结构均非常小,引入有特殊作用的纳米级组分,发挥纳米技术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抄纸效果,应属造纸湿部化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早在二十几年前,硅溶胶纳米颗粒(silicasol nanoparticles) 系统就最先应用于造纸工业[3]。该系统的应用可以增加填料的用量,以代替较昂贵的纤维,从而降低成本,改善纸机运行性,增加产量,降低环境污染,并可改善纸张成形以提高产品等级。Bengston[4]指出,通过纳米级的絮凝作用,并配合流浆箱中更多稀释水的应用或加强匀浆,可以获得更好的纸张成形,从而更容易改进工艺和成品质量。Steve Main 等对硅溶胶纳米颗粒系统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5]。该系统将新一代阴离子胶态SiO2(anionic colloidal silica)与阳离子聚合物(如阳离子淀粉CS、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共用于现代高速纸机的湿部配料系统中,可以产生最初粒径为 2~3nm、比表面积约为900m2/g的SiO2纳米粒子。这种粒子能在纤维周围絮聚配料中的细小组分,从而改善浆料组织结构和降低细小组分流失,对改善纸机运行性和纸张匀度、降低浆内添加物用量,均可产生显著效果。CS或CPAM在冲浆泵和旋翼筛之前加入,使纤维、填料、细小纤维发生初始絮聚,这些初始絮聚物在冲浆泵和旋翼筛内受到剪切作用后,淀粉/聚合物链断裂,絮聚物被破坏。而这些分散了的絮聚物将与SiO2纳米粒子反应,形成更小、更密、更强的絮聚物。纳米粒子系统能够在网上和白水中再絮聚,在高湍动状态下具有高抗剪切力性能。再絮凝产生了微孔隙的纸张,使其易于压榨和干燥。更有资料介绍[6],胶态SiO2系统(colloidal silica systems)对留着/滤水能力的改善相当于将干燥部延长33%。Duncan等[7]对该系统中SiO2纳米粒子的作用机理解释为,先进的SiO2纳米粒子可以提供很强的电中和作用和架桥作用,而这种桥是纳米尺度上的,应该确切地叫做纳米桥(nano-bridge)。其纳米桥作用和电中和作用的结合,可以产生更细小、更密集、抗剪切力更强的微絮凝(微絮凝的尺寸越小,抗剪切力的能力就越强)。微絮凝不仅可以增加填料含量和加强细小纤维留着,还可以在高剪切力的情况下强化胶体留着。而当剪切力移除时又会产生很强的再絮凝作用, 从而改善纤维回收效率,减轻废水负荷。这些电中和组分的优化还可以在不影响留着的同时,适当减少 CPAM的用量。而高分子质量CPAM用量的减少通常可以改善纸张成形。最近,对纳米或微米颗粒/聚合物助留系统的发展已经延伸到用阳离子颗粒来代替传统的阴离子颗粒[8-9]。与传统的助留系统相比,阳离子纳米或微米颗粒/聚合物助留系统,同样可以加强滤水和改善纸张成形,而且由于其阳离子微粒与填料和纤维的有效结合,可以使得白水封闭循环系统的问题更少。Huining Xiao等[10-11] 对SiO2纳米颗粒进行表面改性,在其表面引入季铵基团使其带正电。改性SiO2颗粒的表面性质用ζ电位和电荷密度来表征。动态絮凝实验表明,单独使用阳离子 SiO2纳米颗粒对高岭土絮凝的贡献很小;但当其与高分子质量低电荷密度的阴离子聚合物共用时,可以显著改善细小高岭土颗粒的絮凝。其作用机理为,高岭土表面对阳离子SiO2纳米颗粒的吸附,既可以部分中和高岭土表面电荷,还可以更容易使高岭土颗粒与阴离子聚合物链产生桥联。这种桥联过程可以在高岭土高效絮凝的同时减少聚合物的用量。此外,有关氢氧化镁铝阳离子微粒助留系统[12]、纳米T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