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艺基础第五章 典型形面的加工.ppt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工艺基础第五章 典型形面的加工

第五章 典型形面的加工 主要内容: 外圆、孔、平面和齿轮的加工 形面形成的主要方法 (1)轨迹法 工件表面的发生线 (母线和导线)均由轨迹运动生成。 (2)成型法 工件的一条发生线是通过刀刃的形状直接获得。 轨迹法和成形法 (3)相切法 工件的一条发生线是通过刀刃运动轨迹的包络线。如图5-2(c)所示,刀刃(点1)作回转运动,其回转轴线按照一定的规律作轨迹运动3刀刃切削点运动轨迹的包络线形成发生线2。 (4)范成法 其工件的一条发生线也是刀刃运动轨迹的包络线,且包络线需要通过刀具与工件之间的范成运动来生成。如图5-2(d)所示,刀具刀刃的形状为一条直线1,通过刀具的运动与工件的运动所组合而成的范成运动3,使切削刃1相对与工件的位置按确定的规律变化,形成共轭发生线2,共轭发生线2是切削线1的包络线。各种形式的齿轮,链轮大多数采用范成法加工。 相切法 获得零件尺寸和位置精度的加工方法 1,试切法 2,调整法 3,定尺寸刀具法 4,自动控制法 5.1 外圆(柱)表面的加工 外圆表面的技术要求: (1)尺寸精度 包括外圆面直径和长度的尺寸精度。 (2)形状精度 包括圆度、圆柱度(和轴线的直线度等。) (3)位置精度 包括与其他外圆面(或孔)间的同轴度,以及与规定平面间垂直度和径向圆跳动等。 (4)表面质量 包括粗糙度(表面层的加工硬化、金相组织变化和残余应力等) 外圆(柱)面主要加工方法 车削 磨削 车-铣 (车铣加工视频/2分22秒) 光整加工 5.1.1 车削 能达到的经济精度: IT7(IT6),Ra1.6~3.2(Ra0.8~1.6) 工艺特点: 生产效率高 刀具简单 连续切削,加工过程平稳 应用广泛,可以加工各种回转面 车削工艺范围 1.粗车 一般粗车加工精度可达到IT10~ITl3,表面粗糙Ra12.5~6.3μm。粗车外圆表面也可以作为不重要表面或次要表面的最终工序。 2.半精车 半精车的加工精度可达IT9~ IT10,表面粗糙度为Ra3.2~6.3μm。外圆表面的半精车的主要目的是为零件的精加工做准备,也可以作为外圆表面的最终加工工序。 3.精车 精车的加工精度可达IT7~ IT8,表面粗糙度为Ra0.8~3.2μm。外圆表面的精车可作为表面加工的最终工序或光整加工的预加工。 4.精细车 精细车的加工精度可达IT6~IT7,表面粗糙度为Ra0.2~0.8μm,因此常作为终加工工序。对于小型有色金属零件,高速精细车是主要加工方法,并可获得比加工钢和铸铁更低的表面粗糙度值(Ra0.1~0.4μm)。精细车所使用的车床应具备较高的精度和刚度。 关于车削工艺说明 教材没有系统讲,只讲了一个特例。 图5-7的刀具参数 图5-8的刀具结构均无普遍意义 5.1.2 外圆(柱)表面的磨削 1, 决定砂轮特性的5个主要因素: 2, 磨粒的磨削过程 3, 磨削工艺特点 4, 外圆磨削方法 1 决定砂轮特性的5个主要因素 磨料 粒度 结合剂 硬度 组织 砂轮的结构 磨料的分类 氧化铝类(刚玉类) 碳化硅类 超硬磨料类(金刚石、立方氮化硼) 磨料的类型及其用途 粒度及其适用范围 结合剂及其选择 硬度及其选择 组织 砂轮选用 1,磨钢料选刚玉类砂轮,磨铸铁,硬质合金及非金属材料等选碳化硅类砂轮 2,磨硬材料选用软砂轮,磨软材料选较硬的砂轮 3,精磨选细粒度的砂轮,粗磨粗粒度的砂轮 4,磨软而韧的材料选较疏松的砂轮 2 磨粒的磨削过程 3个阶段 滑擦 刻划 切削 磨削过程和工艺参数(视频) 3 磨削工艺特点 1.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小 2.砂轮有自锐作用。 3.磨削的径向磨削力Fy大 Fy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较差的方向上。因此,加工 刚性较差的工件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4.磨削温度高 磨削时切削速度高,再加上磨粒多为负前角,挤压和摩擦严重,产生的切削热多,加上砂轮的导热性很差,大量的磨削热在磨削区形成瞬时高温.容易造成工件表面烧伤和微裂纹。因此,磨削时应采用大量的切削液以降低磨削温度。 4 外圆磨削方法 1).中心磨削法 中心磨削法是在外圆磨床上以工件的两顶尖孔定位进行外圆磨削。 (1)纵向进给磨削法 (2)切入磨削法 2)无心磨削法 (1)贯穿磨削(纵磨)F5-13,P70 (2)切入磨削(横磨) 磨削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尺寸精度:IT4左右 粗糙度:Ra 0.2 左右 5.1.3 外圆表面的精加工及光整加工 砂带磨 珩磨 研磨 抛光 可以达到很高的几何精度和很低的粗糙度 5.2 孔加工 加工孔的常用工艺方法: 钻 ---在无孔的毛坯加工出孔的唯一方法 扩 铰 拉 镗 磨 光整加工 5.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