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误诊因素分析.docVIP

对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误诊因素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误诊因素分析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误诊的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容易误诊的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23 例(33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 结果: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误诊12例(占52.17%) 结论: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不能因为眼压未升高而忽略青光眼存在的可能性,高度重视青光眼的检查,有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高度近视 青光眼 误诊 因素 High myopia with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clinical misdiagnosis factors analysisObjective:To explore high myopia with the reason of misdiagnosis of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clinical easilyMethods: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23 cases (33 eyes) with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isdiagnosis reasonsResults:High myopia with primary open-angle glaucoma clinical misdiagnosis 12 cases (52.17%)Conclusions:Myopia, especially high myopia patients cant did not rise because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and ignore the possibi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glaucoma,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nspection of glaucoma, is conducive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High myopia ,glaucoma, misdiagnosis ,factors 高度近视是指:-6.00D的屈光异常,近视度数较高者,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并可发生程度不等的眼底改变,如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部出血或形成新生血管膜,可发生形状不规则的白色萎缩斑,或有色素沉着呈圆形黑色斑(Fuchs斑);视网膜周边部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视网膜变薄和萎缩。在年龄较轻时出现玻璃体液化、混浊和玻璃体后脱离等。与正常人相比,发生视网膜脱离、撕裂、裂孔、黄斑出血和新生血管的危险性要大得多。常由于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较突出,眼球后极部扩张,形成后巩膜葡萄肿。伴有上述临床表现者,称为病理性近视。由于高度近视患者自身视力较差,通常对视力的进一步减退缺乏足够的重视,若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及时就诊率低,医生也常常忽略了青光眼的诊断。容易漏诊、误诊。现将我院2011年至今共收治23例43眼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延误诊情况作回顾性临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收集我院2011.8-2015.12高度近视合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3例(33眼),男15例20眼,女8例13眼,年龄18-60岁,平均39岁,单眼14例(15眼),双眼9例(18眼)。 1.2临床诊断 开角型青光眼的诊断标准:根据1985年全国青光眼学组建议的诊断标准:24小时眼压曲线或经过多次测量眼压>21mmhg,有相应的青光眼眼底改变和视野缺损。前房角开放。所有患者均行眼科检查排除屈光介质混浊及合并眼科其他疾病。排除标准:(1)检查配合不佳者;(2)有屈光间质、视网膜、黄斑任一部位异常改变者;(3)视盘周围视网膜继发性劈裂、视盘周围萎缩弧范围达到或者超过视盘周围直径3.46mm者;(4)有眼部手术史者;(5)有颅脑外伤或病变、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全身病及病史者及其他眼病者。 1.3方法: 1.3.1记录23例患者矫正视力情况。 1.3.2.测量眼压并记录结果。 1.3.3.记录视野改变,采用全自动视野仪检查视野。将视野检查结果按缺损程度分为:早期: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颞侧碶状暗点;中期:弧形暗点、环形暗点合并鼻侧阶梯;晚期:管状视野、颞侧视岛。不典型改变:生理盲点扩大,中心暗点。 1.3.4记录眼底视乳头的大小、形态,视杯的大小,形态,盘沿的面积以及视网膜、脉络膜的改变。 2.结果 检查屈光度-6.00--20.00D,平均-10.50D,回顾就诊病历矫正视力1.0(2眼),0.5-0.8(6眼),0.1-0.5(7眼),<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