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充分 2.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处方充分 2

中医偏方秘方大全 仅供参考 滋补 斑龙丸 【来源】《医学正传》卷三。 【异名】青囊斑龙丸(《医学正传》卷三)。 【组成】鹿角胶(炒成珠子)鹿角霜菟丝子(酒浸,研细)柏子仁(取仁,洗净)熟地黄各250克白茯苓补骨脂各120克 【用法】上药磨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或以鹿角胶人好酒烊化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腹时用姜、盐汤送下。 【功用】温补元阳,益寿延年。 【主治】真阳不足,腰膝疼痛,阳痿早泄,或小便增多,耳鸣,体倦心烦,或老年阳虚,时常畏寒,气力衰微。 【方论】方中鹿角胶、鹿角霜通督脉,补命门,大补精髓,最能补精生血而益元阳;菟丝子、补骨脂助肾阳;熟地黄滋补肾阴,益阴以配阳;柏子仁养心安神,茯苓健脾助运。诸药合用,共奏温补元阳,延年益寿之功。 地黄丸1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补肾地黄丸(《幼幼新书》卷六)、六味地黄丸(《正体类要》卷下)、六味丸(《证抬准绳》类方》卷一)。 【组成】熟地黄24克山萸肉干山药各12克泽泻丹皮白茯苓各9克 【用法】上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成人每服6~9克,空腹淡盐汤迭下。小儿每服1.5~3克,空腹温开水送下,每日三次; 【功用】滋肾,阴,补肝血。 【主治】肝肾阻虚,头目眩晕,眼花耳聋,咽喉燥痛,腰膝酸软,自汗盗汗,骨蒸劳热,遗精早泄,消渴引饮,小便频数,尿血便血,虚火牙痛,齿龈出血,须发早白;妇女月经先期,经来量少;小儿囟开不合,羸瘦骨蒸,行迟、语迟、齿迟,舌红少苔,脉细数。现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神经衰弱,甲状腺机能亢进、肺结核、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以及各种肿瘤晚期属肝肾阴虚者。此外用于养生保健,抗衰老,治疗早衰所表现的各类证候。 【方论】本方主治证均属肝肾阴虚,治当滋补肝肾之阴。熟地黄补肾阴,益精髓为君;山萸肉补肝肾,敛虚火,干山药既可补肾,又可健脾,共为臣药;阴虚则火旺,故配丹皮凉血清热,以泻肝肾虚火;肾虚则水湿不能渗利,故用茯苓、泽泻以利水湿。全方三补与三泻并用,但以补为主,以泻为辅,故三味补药用量偏重,三味泻药用量较轻。本方构思巧妙,配伍精当,故清代费伯雄称其为补方之正鹄。 【实验研究】1.增强体力,激发机体免疫功能《新医药学杂志》1977(7):41,六味地黄丸对正常小鼠可增加体重,延长游泳时间,增强体力,提示有补益作用。此外,还能降低N-亚硝基肌氨酸乙酯引起的小鼠前胃鳞癌的诱发率,使接受化学致癌物的动物脾脏淋巴小结生发中心增生活跃,在接受移植性肿瘤初期可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活性,提高荷瘤动物血清中白/球蛋白比例,似可延长荷瘤动物的存活时间。据此推理,本方的主要效应在于调动机体的抗癌能力,达到扶正以祛邪的作用。《中成药研究》1986(4):26,本方与独参汤、生理盐水的实验对照,证明本方有类似抗低温、抗疲劳、耐缺氧及促皮质激素样作用。对氢化可的松所致小鼠肾上腺、胸腺萎缩有一定对抗作用,并能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2.改善肾血流,降压《中华内科杂志》1964(1):23,本方煎剂对实验性肾性高血压有明显降压、改善肾功能、降低病死率的作用。推理本方作用机制,可能是直接或间接地改善肾血流,并通过肾代谢而促进肾小管的分泌。3.降脂《中成药研究》1986(12):41,本方对正常大鼠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无明显影响,而对实验性高血脂家兔有明显降血脂作用。 地黄饮1 【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组成】熟干地黄(焙)巴戟天(去心)山茱萸(炒)肉苁蓉(酒浸,切,焙)附子(炮裂,去皮、脐)石斛(去根)五味子(炒)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麦门冬(去心,焙)远志(去心)菖蒲各15克 【用法】上药锉碎。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滋阴助阳,化痰开窍。 【主治】暗痱。下元虚衰,虚阳上浮,痰浊上泛,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现用于中风后遗症、各种脊髓病变之偏枯、失语属于精虚痰实者,亦可用于全身性瘙痒症。 【方论】方中熟地黄、山萸肉滋补肝肾之阴,石斛、麦冬养阴生津,兼清虚火,巴戟天、肉苁蓉、附子、肉桂温养肾中真阳,上述八味,阴阳并补,以治肾虚,再以菖蒲、远志、茯苓化痰开窍,交通心肾,五味子收敛耗散之真气,生姜、大枣和药调中。配合成方,共奏补肾填精,化痰开窍之功。按:《宜明论方》卷二地黄饮子即本方加薄荷。主治同。 调气养神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龙眼肉24克柏子仁15克生龙骨(捣碎)15克生牡蛎(捣碎)15克远志(不炙)6克生地黄18克天门冬12克甘松6克生麦芽9克菖蒲6克甘草4.5克镜面朱砂0,9克(研细,用头次煎药汤两次送服) 【用法】磨取铁锈浓水煎药。 【功用】滋血养神,清心调肝。 【主治】思虑过度,伤其神明;或因思虑过度,暗生内热,消耗心肝之血,以致心火肝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