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乐器的处理方法和人声谱
乐器频段
钢琴 27.5Hz-----4188Hz-----7040Hz
管风琴 18.4Hz-----7902Hz-----14080Hz
低音大管 25Hz-------220Hz------7902Hz
竖琴 61.7Hz-----1975Hz-----7902Hz-----12544Hz
大号 55Hz-------440Hz------3951Hz-----7040Hz
长号 55Hz-------523Hz------5274Hz
小号 147Hz------1175Hz-----10548Hz
低音提琴 29Hz-------440Hz------4500Hz-----11175Hz
大提琴 61.7Hz-----1588Hz-----8372Hz-----16774Hz
中提琴 1400Hz-----2350Hz-----9500Hz-----18799Hz
小提琴 180Hz------4100Hz-----9500Hz-----18800Hz
男低音 82.5Hz-----392Hz------8350Hz
男中音 120Hz------460Hz------8370Hz
男高音 173Hz------650Hz------8370Hz
女低音 190Hz------1318Hz-----8200Hz
次女高音 240Hz------1396Hz-----8200Hz
女高音 260Hz------1590Hz-----8820Hz
大管 66Hz-------698Hz------8200Hz
单簧管 134Hz------1420Hz-----8920Hz------12544Hz
双簧管 240Hz------1540Hz-----12544Hz
竹笛 150Hz------2100Hz-----19700Hz
大鼓 60Hz-------166Hz------1800Hz------6100Hz
木琴 166Hz------2100Hz-----13000Hzitbbs
三角铁 2000Hz-----2300Hz-----16000Hz
语音 800hz是“危险”频率,过于提升会使音色发“硬”、发“楞”
沙哑声 提升64hz~261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喉音重 衰减600hz~800hz会使音色得到改善
鼻音重 衰减60hz~260hz,提升1~2.4khz可以改善音色。
齿音重 6khz过高会产生严重齿音。
咳音重 4khz过高会产生咳音严重现象(电台频率偏离时的音色)
“咝咝啦啦”声通常处于8000Hz左右
乐器和人声各频段的处理方式
各频段的处理方式:
30~80Hz:这一频段正是我们在的吧外所听到的底鼓的强劲有力的频段,略提升可增加振撼力,但不要过多,过多会混沌。同时注意对人声的处理这一频段应在低切的范围内。
注意:这里做的工作是否能得到好的结果和你的监听音箱也有很大的关系,一对频率响应曲线平滑的专业监听音箱,对录音和混音工作来说决对是必须的!为了得到更好的结果, 你可以把自己认为不错的唱片的WAVE放在电脑硬盘里,对之频率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标准。而把最终调整好的结果做成CD、磁带,在不同的CD机、磁带录音机中播放也是一种不错的检测手段。
100Hz:Bass的主要频点,在这里做提升,可增加丰满度和底鼓的击胸的感觉。我各人喜欢在350~700 Hz之间提升贝司,在100Hz和250Hz调整底鼓,这样两者才不会打架。这一频段的人声也应在低切的范围内。
200~400hz:这个频段提升也增加军鼓的木质感,吉它的温暖感。衰减这个频段可使人声、镲等显得清晰。在400Hz提升3-5dB可增加人声的温暖感。
500~800hz Hz:可作3~5dB左右的提升,可增加乐曲力度,可使贝司显示出来,通鼓更温暖,同时可调整吉它的厚薄程度。
800~2KHz:可在6dB内提升,可突出某些乐器的声音,但在1KHz以上一点的频率不
作过多提升,以免产生金属声。
2~4KHz:可作3dB左右的提升,可增加亮度,过多会变尖锐。这一频段的提升可让人耳听到更为突出的声音,所以在这里做的工作应是各声源之间相互适应性调整,而不是一味地全面提升,这只会使你的音乐听起来没有层次而且尖锐难听。
5~8KHz:适度提升可增加层次感,可使人声更清晰,吉它更动听。军鼓、镲、小提等都可在此得到声音的美化,但一定要适度。
10KHz以上:提升要小心,多了会产生破音。以听上去舒服为度。如果所录声源在此频段没有信号,做提升的结果只能是增加了噪音。
16K~20KHz频率:这段频率范围实际上对于人耳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名师推荐).docx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临床伦理与科研道德(山东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浅谈直驱风力发电机组偏航异响原因分析及结构优化.pdf VIP
- 商务与经济统计(原书第14版)Ch11.pptx VIP
- 化工厂安全考试题.doc VIP
- 大学生女性健康科普知识讲座幻灯片.ppt
- 《阿Q正传》课件63张.pptx VIP
- 渥太华自伤量表.docx VIP
- 【2025年新版交规题库】2025年版12123学法减分题库(学法减分300题).docx
- 商务与经济统计(原书第14版)Ch16.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