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家长们的分离焦虑症简析.docVIP

大一新生家长们的分离焦虑症简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一新生家长们的分离焦虑症简析.doc

大一新生家长们的分离焦虑症简析   亲爱的家长,祝贺您把孩子养育成人,尤其是历经十八年的艰辛,把孩子养育成了一个大学生。   金秋九月,您的宝贝将正式踏人大学校园,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这意味着真正的“分离”――绝大部分高校都是寄宿制的,大一新生将长时段地脱离父母的视线了。   在大学里住校,和同龄的小伙伴们朝夕相处,是大多数大学生迅速成长的美好青春时期。也是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外的最重要学习内容――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和人际关系建设。   但是,面对孩子进入大学校园的这次“分离”,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做得足够妥帖。   在高校里工作了13年,我很少见大一新生因为不适应校园生活而哭喊着回家找妈妈的,但是因为不适应孩子开始大学校园生活离开自己而哭喊着找孩子的家长却是屡见不鲜,甚至越来越多。   举例:   家长A,送孩子上大学后,住在孩子大学附近的宾馆,迟迟不离开,孩子都上课一周了,家?L还会在大学食堂里打好饭等TA。   家长B送孩子上大学后,倒是没有赖在大学附近不走,但是回到家里看见孩子的房间就想哭,看见别的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家庭就难过,干什么都提不起劲。   家长c,送孩子上大学后,也及时返回家乡返回工作岗位,但是每天都要孩子打三通以上的电话(或微信语音)来报平安。   家长D。送孩子上大学后,到是及时返家返岗了,但是他家是个大家族,D的孩子是家里唯一的第三代,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大舅二姨小姑们,会每天轮流给孩子“联系”,据说频率是一小时一次。   家长E,给孩子进大学办好各种手续后,直接把孩子的身份证拿回了家,声称:“有需要时我给你送过去”,其实担心孩子拿着身份证“学坏”。   家长H,拒绝让孩子上“外地”的大学,宁愿在北京上高职,那个“外地”叫“天津”。   家长的这种不适应引发的种种非常行为,我称之为大学新生“家长分离焦虑症候群”反应。   这种“分离焦虑症”不完全是我国家长的专利。如果你看过《变形金刚》电影的话,在《变2》的开头,就有一幕讲男主角要离家去大学报到,父母帮他收拾行李,收着收着,男主的妈妈脖子上挂一双婴儿的小白鞋哭着从二楼跑下来:“儿子,我想起来你小时候…”Blabl…最后就追到了校园里,追到了宿舍里。   男主妈妈的离谱行为是有群众基础的。据说,近年来,欧美大学新生的父母赖在校园里的数量越来越大,学校不得不采用各种措施“驱散”他们。   这种“分离焦虑症”的内在发生基础是家长对孩子的“爱”,浓的化不开的爱,不分你我的爱。   结合我国国情,这种“分离焦虑症”的本土发生的社会基础主要是:   1、高亲密度。独生子女与家长的高亲密度。目前进入大学学习的年轻人基本都是“90后”――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代际人群,这代人跟父母的亲密程度可以说是高于所有前代人的;自然,父母(家长)跟他们的亲密度也是高于前代人的。   2、不安全感。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社会制度正在趋于完善,变化是唯一的不变。这种社会状态下的社会成员,非常容易产生不安全感。不安全感会反应在方方面面,对子女的担忧就是其中一个表象。   3、失控感。十八年亲密关系的改变,一定会带来家长心里的失衡,甚至是认为对子女的“失控”。曾经有一个关于养子女如发射卫星的段子风靡于各家长群。   我们来讨论一下“分离焦虑症”的治疗:   1、建立界限感。前阵子网络热文大议中国人对家庭关系如何缺乏“界限感”,这些文章虽然有点极端,而且该思路的参照文化体系是西方人,外国人中的外国人。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说得有道理。”子女,爹妈,爱人,伴侣(爱人和伴侣必须分开说的背景是,这种关系法律是否认可),可以亲密无限,但是必须“有间”。在世界上,没有谁是谁的一部分,只有,谁的生活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不要把子女“私有化”。   2、把自己当作人。这种“分离焦虑症”的高发人群往往是“孩奴”群,双症合并,排山倒海。由“人”变成“奴”可能是刹那问,那团皱巴巴小肉肉降临人世的第一声啼哭,第一声含混其辞的“爸爸”或“妈妈”,会让你瞬间“软化”――噢,“奴化”!为TA努力工作,为TA咬牙买学区房,为TA在风雨中等待,再加上高中尤其是高三一年火热的家校联盟同仇敌忾杀死“高考”的战斗深情。相当一拨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已经和孩子精神“合体”了。但是,亲爱的家长,但你面对你家孩子冲向新生活的决绝背影时,除了不舍除了难过除了骂小崽子没良心,咱可以把多年来高喊着“为了孩子”而备受打压的“自我”提溜出来晾晒一下吗?那个“你”才是真正陪你一生的家伙!想想那个可怜的“家伙”还有哪些未竞的梦想吧!好好养育那个“家伙”才是你把孩子养大后最重要的功课。   一句话,关爱子女是责任,关爱自己是本分,好好进行心理建设。   祝愿各位家长平安度过送子女进大学校园后的“空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