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唱好音乐课堂中的“天仙配”.doc
如何唱好音乐课堂中的“天仙配”
在教学中,师生应当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而新程课标准中的合作又促使课堂中的师生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等方面寻求心理上的认同、行为上的配合。因此,我们要在课中体现这种互动观。
笔者以《海》(义务教育音乐教材一年级下册)为例,尝试运用以下几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同课异构。
一、呈现课堂环节
展示一
环节一:听“海”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
学生一个个把手举得高高的,嘴里还大声地说:“老师,我知道……”原本静静感受音乐的课堂氛围顿时没有了,取代的是学生的吵闹声……
环节二:看“海”与画“海”
师:“请把看到的海画在白纸上。”(放伴奏音乐)伴随而来的是同学们拿彩色笔的争吵声:“喂,我没有红色的蜡笔,你借我一下好吗?”老师的要求还没有说完,学生早已拿起蜡笔画了起来……
环节三:演“海”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怎样的海呢?下面我们分组来表演海浪。”(放海浪声)这边,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不想和他表演,因为他在捣乱,没有和我配合,这样海浪就不能表演了。” 那边,学生争吵分配角色、如何表演……
环节四:唱“海”
师:“老师看到了美丽的浪花,能不能让我听到优美的歌声呢?”学生齐跟钢琴伴奏唱起来,但却没有一点生气,因为他们还没有感受到歌曲的美。
展示二
环节一:听“海”
师:“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新地方,听出来了的请举手悄悄告诉老师。”(放海浪声)这一次学生却是在轻声地说。其他的学生都觉得很新奇,坐得认认真真地听着希望下一个能轮到自己……
环节二:看“海”
师:“老师请大家看海的方式有些奇怪,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耳朵和心灵去看。听完后要告诉我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放伴奏音乐)学生听得特别认真,还想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很美、很温柔……
环节三:演“海”
师:“老师想把教室变成平静的大海,把你们变成一朵朵美丽的浪花,你们愿意吗?①随音乐表演。师:“用不同的手势做出你心中的浪花……”②随音乐添加海景。师:“温柔平静的海面上什么都没有吗?看!那是什么?”(出示海燕、鱼、船等图片)师生共同演绎美丽的大海……
环节四:唱“海”
师:“多美的大海呀!音乐家叔叔还特意为你们写了两段歌词!请用轻柔的声音读出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搞懂歌曲描绘的是什么状态的大海,安静的还是喧闹的?学生能把握好情绪演唱后,教师再引导他们小组合作进行表演。
二、?n堂问题的讨论
从第一节课来看,教师在互动过程中虽将美术、表演等艺术形式融入其中,但细细分析我们便会发现,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缺少心灵的对话,同时因没做朗读、理解歌词等的梯度铺设,学生也唱不齐、唱不准。原先设计的师生互动只是停留在表面上,是低效的。
但在第二节课中,师生间相互倾听互为主体,时刻处于“对话场”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活动方式等随时对整个教学进行调控,每一句话都似乎说到了学生的心坎里,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非常在意。因此,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也达到了教学预设的目标。
三、教学反思与研究
笔者认识到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学生欣赏理解乐曲都有一定的难度,而通过互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所以,在今后的音乐课教学中,我们应从教师的“动”和学生的“动”两方面入手:
(一)教师的“动”
1. 语言的“动”
课堂中,教师应通过富有童真、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要善于控制好语调的轻重缓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备课时,应设计好各教学环节的过渡语,还可以编辑与本课教学有关的故事增设情景感染学生。
2. 动作的“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学生与舞蹈、游戏日益疏远了。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他们坐着不动的习惯,从年龄特征到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多引用国外的音乐教育教学法,如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律动”,通过舞蹈、表演、游戏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音乐节奏感,鼓励他们随音乐而动。
(二)学生的“动”
在一堂课中,学生的活动才是关键。我们不妨从这几方面去设计:
1. 行为的“动”
通过课前收集素材,让学生在收集中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中得到解决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感受能力。课例“寻找生活中的声音”:先让学生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然后让学生把生活中收集到的声音模仿出来,再启发他们仔细辨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把听到的声音进行分类并说特点,最后再创造声音。
2. 创编的“动”
谈到音乐的创造性活动,很容易使人将其和音乐创作联系在一起。在小学的音乐教学过程中,不可能去培养专业的作曲家,而是通过音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去启发学生的创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