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问题系列化,提升学生思维的质量.docVIP

将问题系列化,提升学生思维的质量.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将问题系列化,提升学生思维的质量.doc

将问题系列化,提升学生思维的质量   G633.8   化学复习课是由不同的问题构成的,而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问题(含习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很快进入到积极的思考状态中,是衡量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在高三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习题编制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章的复习内容编制成有序、有梯度的问题,以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即在教师备课时要进行“递进式问题组的设计”,当然,在问题的选择和编制上,无论是几个问题的讲解顺序,还是同一知识中若干问题的设置顺序上,都应遵循低起步,小步走,阶梯式的原则,使问题体现递进性和层次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思考的起点,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递进式问题组的设计要体现以下两个策略:   一、要体现知识呈现顺序的策略   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有序的系统,恰当的、合理的知识呈现顺序往往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产生一定的递进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对于综合性强、知识难度大的习题,对学生的思维层次要求也就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改变一下相关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步步为学生搭设教学的台阶,使之更贴近本班学生的实际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引领学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从而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在复习“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这个专题时,只需将本专题常见的习题进行归类,设计成以下递进式的题组即可。   基础题1:在醋酸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   递进题2:100 mL 0.1 mol/L醋酸与 50 mL 0.2 mol/L NaOH 溶液混合,在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递进题3:把0.02 mol/L醋酸溶液与0.01 mol/L NaOH溶液等?w积混合,在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递进题4:将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在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基础题1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这一专题知识的起点题目,属于单一溶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只要学生对盐类水解的实质、程度、显性问题以及电荷守恒有所了解,就很容易解决,要求的思维层次比较低,但却是解决“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较难习题的基础。有了题1的铺垫,中下等学生就可以顺着这个阶梯解决其他习题,递进题2只是变化了知识的呈现方式,将问题由定性转为定量,其实最终溶液仍与题1一样,答案自然就出来了。而递进题3、4均是在1、2题的基础上产生的高层次习题,每个习题均属于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需要用前一个习题的思维潜在方式和新的思维潜在水平结合起来解决。这种递进式的习题设计,抓住了“教学契机”,展现了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必然能使学生夯实基础,优化思维品质。   二、要体现整体思维的策略   复习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储备知识,因此设计习题时,还要从整体把握,看习题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形成。递进式的习题和整体思维的整合关系即为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整体是局部问题组成的,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因此整体思维方法离不开对局部问题的深入剖析。例如在复习化学计算时,可以应用以下习题组:   基础题1:将14 g铁粉投入到足量的稀硝酸中,经充分反应后,最多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递进题2:将14 g铁粉投入到含硝酸0.8mol的某稀硝酸中,经充分反应后,测得Fe和HNO3均无剩余,假定还原产物只有一种,则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其物质的量分别为 。   递进题3:将14 g铁粉投入到500 mL某稀硝酸中,经充分反应后,测得Fe和HNO3均无剩余。已知反应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4.48 L。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且还原产物只有一种,则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这是一组计算题组,基础题1涉及的化学反应比较单一,只要学生识出“稀硝酸足量”这一关键信息,应用方程①Fe+4HNO3==Fe(NO3)3+NO↑+2H2O及简单的计算能力,即可将此习题解决。题2的解决是在上述方程的基础上,判断出Fe过量,因而得出还会涉及到的方程有:②2Fe(NO3)3+Fe==3Fe(NO3)2,从而得出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2+和Fe3+,其物质的量分别是0.15mol和0.1mol。题3的解决有多种方法,但最简单的方法是应用整体思维,不论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单一的还是混合的,只有反应①是消耗硝酸的,因此可以通过n(NO)=0.2 mol及反应①,求得n(HNO3)=4 n(NO)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