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孟子的性善观
第25 卷第1 期 技 术 与 教 育 Vol.25 No.1
2011 年第 1 期 TECHNIQUE EDUCATION NO.1.2011
论孟子的性善观
李思琪
(扬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扬州225002)
摘 要:人性问题是战国诸子争论的热点之一,孟子是这场论战的主将,他明确地提出
了人性本善的理论,并从性、命、类、故的角度与同时代的学者进行辩论。孟
子认为人心有四端,是人性善的萌芽,因此要重视自身修养、摒除恶环境的影
响,才能使善 “扩而充之”。
关键词:孟子;性本善论;修养;环境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西周末年,周王朝统治日益衰微,冥冥之 流。”人性本无所谓善,也无所谓不善。下面
中的天神对社会的动荡不安已经无能为力,于 是两人论辩的对话:
是人们渐渐失去往日对天神的虔诚,开始把关 告子曰: “生之谓性。”
注点转移到人本身。人性问题是战国诸子百家 孟子曰: “生之谓性,犹白之谓白与?”
争论的热点之一,此时期的思想家们,以各自 曰: “然。”“ 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
的政治主张为基点,围绕着人的本质、人性的 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生成以及人性的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不同 曰: “然。”“然而犬之性犹牛之性,牛
的观点。较早用概括性的语言解释人性的是孔 之性犹人之性与?” 【2 】207
子,但对于人性的善恶孔子并没有表态。提出 告子在这里所说的 “生之谓性”和他在另一处
该命题来进行讨论却是在战国时期,当时比较 所说的 “食色,性也” (《孟子·告子上》)是
流行的有三种观点:周人世硕的 “有善有恶 一个意思,即把人生而具有的饮食男女等生理
论”,中期告子的 “无善无恶论”和荀子的 “性 本能视为人性。孟子是反对这种观点的,他虽
恶论”。 【1 】 50孟子是这场论战的主将,他明确 然也承认人和动物一样都具有类似的生理欲望
地提出了人性皆善的理论,与各种观点相对立, 与本能,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离
在当时可谓别开生面,在如今也有很强的现实 娄下》),但也看到生理欲望,属于人的动物
意义。 性,他根本不能体现人的特性,孟子将其排除
1 性本善论———性、命、类、故 在他的人性范畴,他认为性善才是真正的人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性。那么孟子又把生理本能归于哪一类呢?
《滕文公上》,它开篇即 “孟子道性善”,指的就 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
是贯穿在他的思想体系中的性善论。孟子继承 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
了孔子重视人的思想,在人性问题上改变了孔 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命也,有性
子谨慎和模棱两可的态度,同时告子的 “生之 焉,君子不谓命也。 【2 】280
谓性”与其争锋相对的,故孟子的性善论是在 在孟子的性命之辨中,性是指本性,命是
于告子的辩论中展开的。 指命运。性是人本身固有的,而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