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中级宏观经济学讲义:消费和储蓄
中级宏观经济学讲义:4-6
第四章 消费和储蓄第一节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及其经验证据1.凯恩斯内省的消费函数? 凯恩斯关于消费函数的猜测,(i) 消费取决于当期绝对收入水平,而与利率水平关系不大。(ii)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介于 0和 1之间。? 基于猜测的消费函数的数学表述,(iii)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0 cYCC ??,00 ?C10 ?? c?推论,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国民储蓄率将上升。2.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经验证据?短期验证结论, (i)收入高的家庭消费更多,同时收入高的家庭储蓄也更多。(ii) 高收入家庭将其收入中的较大的份额用于储蓄。[说明 ]:,,0 CYScYCC ???? 又因为储蓄若YCcYSs 0)1( ????则储蓄率??? sY,显然代表边际消费倾向。而代表自发消费是常数 CC,,0其中,=短期证据支持凯恩斯消费函数理论?长期,验证结论, 库茨涅兹的反论1869---1938年平均储蓄倾向经验数据0.14 1899-19080.1 1929-1938 0.15 1894-19030.6 1924-1933 0.15 1889-18980.11 1919-1928 0.16 1884-18930.11 1914-1923 0.15 1879-18880.13 1909-1918 0.14 1874-18830.13 1904-1913 0.14 1869-1878APS 十年期APS 十年期=从 1869— 1878年十年期到 1919— 1928 年十年期,国民收入增加了七倍多,而根据上表可知 APS仅在 0.11与 0.16这一狭窄范围波动,这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推论相矛盾。问题, 为什么凯恩斯消费函数得到短期经验研究的证明,但却与长期经验研究相悖?解释, (i) 基于家庭跨时期选择的持久收入理论。(ii) 基于家庭跨时期选择的生命周期理论。?消费之迷(i) 家庭只生产一种“综合商品” Q,其价格为1。?基本假设,第二节 家庭关于消费和储蓄的跨时期选择= 以实物经济为研究背景,商品 Q为计价单位。(ii) 家庭通过金融资产市场实现消费的跨时期选择。=通过积累债券将现在收入移至未来消费,而通过负债将未来收入移至现在消费。(iii) 家庭生活于两个时期,即时期 1和时期 2。(iv) 家庭既没有从上一代接受资产 )( 0 OB ?,也没有留给下一代资产)0( 2 ?B,但也没有负债死亡 ( 不会小于 0 )。 2B?跨时期预算约束21 QQ和,收入分别为,21 YY和21 CC 和消费分别为 21 SS,和储蓄分别为两个时期末的资产存量,21 BB 和分别为,而 r代表金融债券的利率。令:家庭在时期 1和时期 2产出分别为1011 BBBS ???1122 BBBS ????2122221111111221011CrBQCYSBCQCYSrBQYQrBQY???????????????则,( 4.1)( 4.2)( 4.3)( 4.4)由 等式( 4.1)和( 4.2)得,21 SS ??( 4.5)再利用( 4.5)将( 4.3)和( 4.4)结合起来得,rQQrCCCQrQQC??????????11C)(2121211211即结论,消费者在既定时期内的消费可以大于收入但不能超过其一生的总资源。?跨时期预算约束方程1122 )1()1(C QrCrQ ?????方程,图示,BQA1C2CBC22QAC2BC1 1Q AC1说明, (i) Q点称为禀赋点,即在任何利率水平上,消费者总可以选择禀赋点为实际消费组合点。( ii)在 A点上,消费者在第一期为净借方,在第二期为净贷方。在 B点上,消费者在第一期为净贷方,在第二期为净借方。( iii)横轴的截距代表两期产量的现值。( iv)斜率的绝对值为( 1+r),代表在第一期每增加一单位消费而必须在第二期放弃的消费量。?消费者偏好=跨时期效用函数,),( 21 的性状CCUU ?0,0)(0,0)(22221221????????????CUCUiiCUCUi= 无差异曲线1C2C1U2U12dCdCM R S ???最优跨时期选择1C2C1U2UE0UEC2EC1?结论 1,在 E点上,MRS=1+r,即 消费者对两个时期消费的选择要使 MRS等于( 1+r),以保证效用最大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 钢在冷却时的转变.doc
- 20-2 お化けアパート.doc
- 20-6 いろいろな未来.doc
- 20-8 調査「未来はどうなる?」.doc
- 20-7 未来のニュース.doc
- 20-9 わたしたちの未来.doc
- 200--1U850安装说明.doc
- 2005-2008年“争先创优”工作总结---安陆市人事局.doc
- 2005-2008年“争先创优”工作总结——云梦县人事局.doc
- 2005-2008年“争先创优”工作总结——大悟县人事局.doc
- 2016中级宏观经济学(机工版)讲义:消费和储蓄.doc
- 2016中职CAXA电子图板课时教案:三视图练习2.doc
- 2016中职CAXA电子图板课时教案:三视图练习.doc
- 2016中职CAXA电子图板课时教案:三视图练习4.doc
- 2016中职CAXA电子图板课时教案:三视图练习3.doc
- 2016中职CAXA电子图板课时教案:图幅设计.doc
- 2016中职CAXA电子图板课时教案:圆和直线.doc
- 2016中职CAXA电子图板课时教案:圆和直线过渡的综合练习.doc
- 2016中职CAXA电子图板课时教案:圆和裁剪的综合练习.doc
- 2016中职CAXA电子图板课时教案:圆弧和切线的综合练习.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