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 9c55com
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 目前已知天然存在的化学元素有92种,在人体内已发现6O种以上,这些元素在人体内都有它们各自的生理作用。人们必须从食物中摄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元素。如果某种元素摄入不足或过多,就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 人体的必需元素 有些元素是人的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被称为必需元素(也称为“生命元素”)。目前已确认的必需元素共有27种。根据这些元素在人体中含量的高低,可分为常量元素(macroelement,或称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microelement,又称痕量元素)。 含量高于O.01%的元素称为常量元素,人体中常量元素约占体重的99.95%;含量低于0.01%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人体中微量元素约占体重的0.05%。 人体的必需元素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 人体的必需元素 常量元素 人体的必需元素 微量元素 阅读P43并完成下列表格 【讨论】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是什么? 2.该金属对人体有何影响?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生长迟缓、骨骼变形,出现佝偻病、牙齿发软,易患龋齿等症状。成人缺钙,发生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因此人体必须摄入足够的钙。幼儿、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钙。我国营养学会1998年对每日膳食中的钙供给量提出建议:婴幼儿400 mg~800 mg,青少年1 000 mg~1 200 mg,成年人800 mg,老年人1 000 mg~1 200 mg。 哪些食物中含有钙元素呢?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必需元素含量与生理机能的关系 二、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医院里医生会给病人挂水,那么这儿的水是什么?质量分数是多少?为什么是这么多? 讨论 钠和钾元素对人体起着重要的作用。 碘盐中的碘是什么形态是单质碘吗? 碘盐中的碘是什么形态是单质碘吗? 以前用KI,因为KI易被氧化成I2挥发,因此降低效能。而碘酸钾(KIO3)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不吸水、不流失、易保存。所以现在的加碘食盐,用的是碘酸钾。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补充必需元素的途径——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2、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补充必需元素的途径——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补充必需元素的途径——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补充必需元素的途径——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补充必需元素的途径——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补充必需元素的途径——铁强化酱油与补铁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补充必需元素的途径——龋齿与含氟牙膏 3、龋齿与含氟牙膏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补充必需元素的途径——龋齿与含氟牙膏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补充必需元素的途径——富含锌的食物与补锌 微量的锌可以强化记忆力,延 缓脑的衰老,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补充必需元素的途径——富含锌的食物与补锌 合理摄取人体必需元素 资料 微量元素同其他元素一样,受体内平衡体制的调节和控制。摄入量过低,会发生某种元素缺乏症;但是摄入量过多,微量元素积聚在生物体内也会出现急、慢性中毒,甚至成为潜在的致癌物质。 你了解硒吗? 主要存在于煤和石油中 分布在肝脏、胰、肾脏、血液中,头发中也含有一定量 是抗氧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重要代谢途径的基本成分,在生物体内主要以有机硒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缺硒易患大骨节病、克山病、胃癌等症 过多易患头疼精神错乱肌肉委缩 硒:生命的奇效元素,有防癌和抗癌作用,能治疗高血压等疾病,但是摄入过量会使人中毒。 锂:能改善造血功能状态,提高人体免疫机能。 锶:可以强壮骨骼,降低人体钠的吸收,有利于人体血管的活动。 人体中的“吉祥三宝” 铁在人体中的作用过程 新鲜血液 O2 颜色鲜红 CO2 颜色暗红 新鲜血液 CO2 颜色暗红 O2 颜色鲜红 新鲜血液 CO 颜色暗红 O2 颜色暗红 说明:血红蛋白与O2、CO2的结合是可逆的 与CO的结合是不可逆的 血红蛋白中的Fe2+能与氧气发生可逆性结合,其中的氨基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可逆性结合。所以,血红蛋白具有输送氧气及二氧化碳的能力。 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后生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鲜红色): Hb+O2 HbO2 血红蛋白与二氧化碳结合后生成碳酸血红蛋白(HbCO2,暗红色): Hb+CO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