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15-16课.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15-16课.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复习15-16课

第15课 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一、明朝的建立 时间:1368年 都城:应天 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1368年秋天,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政治上: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①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 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掌民政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司)——掌刑狱 都指挥使司(都司) ——掌军政 ②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司法上: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明太祖),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不受法律约束,可直接实行缉捕。 3、思想上:八股取士 ⑴目的: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加强思控制,巩固统治) ⑵八股取士:①命题范围: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②答题观点: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③文体要求:必须分为八个部分(“八股文”。) ⑶评价:A、消极:①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四书五经);②不讲究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③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我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 B、积极:“但它也使科举考试规范化(是考试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发展,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三、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 1、明太祖分封藩王:不利于加强皇权 2、建文帝削藩与靖难之役 3、明成祖强化君权 ①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②继续实行削藩政策;③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4、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第16课 中外交往与冲突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为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2、时间: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 3、到达地区: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4、意义:①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的伟大航海家。(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品质,忠贞爱国和热爱和平的精神)②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5、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①物质前提: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②技术条件:指南针的广泛使用;造船技术发达 ③主观条件: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明成祖的支持 ◇郑和下西洋与西方航海家的比较 郑和: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政治目的),不计经济效益,不能持久 西方:掠夺财富,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经济目的),蒸蒸日上。 二、戚继光抗倭(“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大意是:作官不是我的愿望,我的愿望是平定倭寇------报效祖国,不追逐名利) 1、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侵袭中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它们为“倭寇”。? 2、明朝中期,明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寇的进攻(浙江台州),戚继光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3、戚继光抗倭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说明:只有祖国强大,才能不受侵略) * * 皇太极 清 满洲 1636年 努尔哈赤 后金 女真 1616年 完颜阿骨打 金 女真 1115年 渤海郡王 渤海 靺鞨 唐朝 建立者 政权 族名 时间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