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独立作业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姓名: 分数:
自我评价
基础篇
一、写一句孔子的名言,要求工整、正确。(8分)
二、读拼音,写词语。(16分)
xì??wēi? jiāo? nèn???? ? nǎo? nù ɡǔ? lì
( ) ( ) ( ) ( )
wēi? wǔ zī? rùn ? hú? dié lì? jí???
( ) ( ) ( ) ( )
三、根据句子的意思,画去括号中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1.他全神贯注地听爸爸的(教导、教育)。
2.我们遇到危险时要(安静、镇静),不要惊慌。
3.我们的工作做得还不够,还要不断(改正、改进)。
4.(观看、欣赏)的意思是观赏美好的事物,感到愉快。
5.这篇日记写得好,主要是他平时认真(观察、考察)的结果。
句子。(分)
我写完了作业。(改成“把”字句)红旗飘扬。(把句子写的更生动、具体)小明生病了。小明没有来学校上课。(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伞。(缩句)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修改病句)、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分)
太阳出来了,放射出千万缕一样的金花。( )?
他长得很像他爸爸。( )
今天好像是要下雨了。( ) ??????????????
4小兴安岭像个美丽的大花园。( )?
阅读篇
六、按要求答题。(12分)
1.有些成语是八个字,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会再写两个(4分,)
2.读《三字经》,我会填:(4分)
人之初,( )。性相近,( )。
玉不琢,( )。人不学,( )
3.《望天门山》中你最喜欢的两句诗是:(4分)
, 。
七、阅读短文,完成答题。(20分)
????????????????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 ?)的细雨?? ??(? ???? ? ?)的露珠??? ?(? ????? ??)的绿叶(? ???? ? ?)的梨花??? ?(? ?????? ?)的阳光???? (???? ??? ?)的海洋(2)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形状:? ?? ?气味颜色:开始呈? ?,?。(3)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的有:(4)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 ???”上。作。题目:那儿真是一个好地方
向大家介绍你去过的一个地方,可以介绍那儿好看的景点,好玩的活动,好吃的美食。要让大家看完你的介绍后,也想去看一看,玩一玩!
要求:先把题目抄下来;文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少于0字。
(八)—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