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VIP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1

2018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4讲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复习练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2016·菏泽5月模拟)据《唐会要》载;贞观年间,皇子李恪因为打猎时踩坏了庄稼,遭侍御史刘范弹劾。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D ) A.中央监察机构职能增加    B.御史监察受到皇权的庇护 C.司法制度逐渐发展完善    D.监察不回避贵族统治集团 [解析] 材料中遭侍御史刘范弹劾中仅涉及御史弹劾权,未体现监察职能的增加,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皇权对御史监察权的庇护,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涉及李恪遭到弹劾,没有涉及如何处理,因此与司法制度无关,故C项错误;李恪作为皇子,受到弹劾说明御史的弹劾不回避贵族集团,故D项正确。 2.(2016·乐山调研)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在军机处“行走”的官员或为大学士,或为尚书,或为侍郎,同时兼理原官职。此后,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这表明( C ) A.低级别官员已无权参预朝政 B.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C.内阁地位已被军机处取代 D.内阁权力开始弱化 [解析] 材料中,大学士“必充军机,始得预政事”不能得出低级别官员无权参与朝政的结论,故A项错误;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属于皇帝的侍从,B项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大学士必须充任军机大臣才可参与政事,表明军机处已取代内阁的地位,故C项正确;清朝内阁无实权,D项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3.(2017·太原阶段性测评)朱元璋建国之后,废除宰相制,发布《皇明祖训》警告子孙:“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毋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并敕谕群臣国家罢丞相,设府、部、院、寺以分理庶务,立法至为详善。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这一做法( D ) A.导致了明朝政治的腐败 B.消除了皇权旁落的隐患 C.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D.堵塞了制度改良的可能性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根据材料“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毋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以后嗣君,其毋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设立者,论以极刑”可知朱元璋这一做法相当于堵死了制度演进改良的可能性,故本题正确选项为D;A项表述与材料无直接联系;B项表述错误,宰相制度的废除也会造成皇权过于集中,当皇帝无能或不理朝政时,就会造成皇权旁落,出现宦官专权;C项表述不能反映材料主旨。 4.(2016·乌鲁木齐二诊)明朝始设巡抚,“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后来绝大多数巡抚都带有兵部官衔及都察院的官衔。明朝设立巡抚的主要目的是( D ) A.取代地方的军政长官 B.解决军粮供应问题 C.发挥地方上的自主性 D.加强对“三司“的管理 [解析] 根据材料“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可知,巡抚起监察地方长官的作用,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兼理粮饷”属对粮饷加强监管,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带有兵部官衔及都察院的官衔”可知,巡抚制度主要目的就是加强对地方的监管,限制其自主性,故C项错误,D项正确。 5.(2016·合肥一模)“(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 A ) 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 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 C.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 D.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 [解析] 根据材料“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可知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故A项正确;大学士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并不能对皇权构成限制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无意说明大学士擅长玩弄权术与否,故C项错误;大学士不仅没有宰相名义也没有宰相实质,故D项错误。 6.(2016·郴州一模)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折奏事,甚至是风闻奏事,皇帝朱批后迅速发回,既快又保密。密折制度的实行( A ) A.意在解决决策依据与驾驭官僚队伍问题 B.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社会作用 C.表明奏折上报的渠道被堵塞 D.目的是弥补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 [解析] 密折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依据,是皇帝驾驭的工具之一,故A项正确;“任何”的说法太绝对,故B项错误;密折只是渠道之一,奏折上报的渠道依然运行,故C项错误;军机处办事效率并不低下,故D项错误。 7.(2017·江西诊断)“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此司法原则不能( B ) A.影响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 B.损害明代法律的权威性 C.反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