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苏轼词作的“中和”之美——以《定风波》与《水调歌头》为例.pdfVIP

领悟苏轼词作的“中和”之美——以《定风波》与《水调歌头》为例.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24 卷第 4期    新 疆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Vo l. 24 , No. 4 200 8年 12月    JOURNAL OF X NI J IAN G EDU A T ION IN ST ITU TE     D ec. 2008 领 悟 苏 轼 词 作 的 “中 和 ”之 美 ———以 《定风波 》与 《水调歌头 》为例 高国雄 3 (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新 疆  乌鲁木齐  830043)   摘  要 :北宋词坛盟 主苏轼 ,一生跌宕起伏 , 又深受儒 、释 、道 思想的影响 , 从而使其创作 “绚烂之极 归于 平淡 ”, 显示出 “中和 ”之美 。他的词 《定风波 》和 《水调歌头 》体现的平淡 、超旷的境界 , 也与 “中和 ”之美相融 通 。本文从作者的创作心境 、情感和两 首词 的意境以及审美意义等方面来领悟苏轼词的 “中和 ”美 。 关键词 :苏轼 ;词 ;中和美 中图分类号 : I2 07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8—3 588 ( 2008) 04 - 0080 - 0 3   苏轼 ( 10 37 - 1101 )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他 的根本之一 ,是儒 、释 、道等思想渗透融合 的产物 。 一生经历坎坷 ,生平大致可分为 四个时期 : 1036 - 它在 中华 民族和 中国文化发展过程 中起过十分重 1069 是 他读 书 、应 举 、初 入仕 途 的时期 ; 1069 - 要的作用 , 同时也一直贯穿于 中国古代审美形态的 1085 是他请求外调 ,历任 四洲 、乌 台诗案 、贬谪黄 发展过程 中 ,对古今 中国美学和文艺思想 以及创作 州的时期 ; 1085 - 1093 是他两 次召还及 复连 外放 鉴赏等文艺活动 ,都产生过深远而 巨大的影响。 的时期 ; 1093 - 1101是他远谪惠 、儋州 的时期 。这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宋代 已日臻成熟 , 由唐 样的生活经历和由此形成的思想以及审美意识 ,对 至宋 的文化衰变十分清楚地显露出中国文化 的特 他的创作和词作中的美学品格都有深远的影响 。 点 :走 向内心 ”, ① “汉唐开拓精神 已消失 ,士子文人 ② 《水 调 歌 头 》一 词 写 于 宋 神 宗 熙 宁 九 年 纷纷退避 内心 ,儒 、释 、道更容易融通 。”在这样的 ( 107 6) ,当时苏轼任密州太守 ,其弟在济南为官 , 文化大背景和创作语境下 ,特别是苏轼这样一个有 两人分离数年 , 中秋节时他举酒对月 ,写下了这首 着非凡人生经历与体验 、以及独特 的人格精神与气 千古传唱 、脍炙人口的佳作 : 质的人 , 自然不能超然于外 ,儒 、释 、道渗透融合的 明月几时有 ,把酒 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 “中和 ”思想和审美理念 ,不仅是他世界观 、人生观 夕是何年 ?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 和审美观 的核心 ,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他 的创作 , 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 间 ? 转朱 阁 ,低绮户 , 使得其词有一股 “清旷 ”的 “中和 ”之气韵 。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 人有悲欢离 《水调歌头 》和 《定风波 》都是他贬谪时期 的作 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 品。苏轼数次遭贬谪 ,尤其在北宋党争风波 中曾一 共婵娟 。 年之 内三升迁 , 曾一 日之 内三贬黜 。他在晚年 自 《定风波 》写 于苏轼 因 “乌 台诗案 ”贬黄州 时 嘲 : “问汝平生事业 ,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