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景昌特效针灸临床精要(第一节)
手指部位的寻找规律。
由于手指部位穴位众多,令学者望而止步,故去繁从简。精选其常用要穴十八个,计三十四
穴点,并就其分布规律,从杨维杰之说,浅作说明。
一、阴掌五线--阴掌者,三阴经之掌心也。靠大拇指者为“外侧”,靠小拇指者为“内侧”,
中央线为C 线,外侧(近拇指侧)赤白肉际处为A 线,A 线与C 线中央为B 线,内侧(近
小指侧)黑白肉际处为E 线,E 与C 中央线为D 线。。
二、阳掌三线--近小指者为外侧;近大拇指者为内侧;内外两侧之间即为中央。
内外两侧均贴骨缘下针,中央则刺皮下针。
三、穴位
大间
位置: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开三分,即第一节B 线中点。
主治:心脏病、膝盖痛、疝气、眼痛、睾丸坠痛。
针法:针深一分至三分。
小间
位置:食指第一节B 线上,大间穴上二分即是。
主治:肺系疾患、胸闷心慌、膝盖疼痛、肠炎。
针法:针深一分到三分。
附:大间、小间两穴均位于阴掌食指B 线上,为方便取穴,以两指节距离上下1/3 处各取一
穴,在上者为小间,在下者为大间。
外间
位置:食指第二节B 线上,两指节距离下1/3 处是穴。
主治:疝气、尿道炎、牙痛、胃痛。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
中间
位置: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主治:心悸、胸闷、头晕眼花、膝痛、疝气。
针法:针深一分至二分。
运用:上述四穴针深一分至二分俱可治疗心肺病变。二分至三分治疗下焦诸症,上述诸
穴不宜双手同时取穴。一般来说,单手取穴以男左女右为准,四穴联用为治疗疝气特效针,
据杨维杰经验,若配合三棱针在内踝及内踝周围点刺放血效果更佳。而笔者治疗疝气时,除
取上述四穴,尤喜加灸大敦穴(左边疝气灸右边,右边疝气灸左边。)则见效之速,疗效之
佳,令人难以置信。
木穴
位置:食指内侧D 线上,计有两穴点,两指节距离上下一步1/3 处各一穴点。
主治:肝火旺盛、脾气急燥、胃痛、皮肤骚痒。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
运用:本穴为常用要穴,临床多取一穴,一般以下穴为准。对于眼睛干涩,眼球疼痛,见风
流泪等皆有卓效(若加适量番泻叶代茶饮,效益佳)。若以此穴治疗诸如手癣,手掌皱裂等
皮肤病尤具特效。治疗鼻涕过多,尤其是感冒流涕立见疗效。治疗皮肤病以患侧穴位为主,
其它各病则以对侧穴位为主。此外,对外感引起的头痛亦效。
木穴肝火旺,急燥泪易淌 。
手部皮肤病,涕多此穴当 。
心常
位置:中指第一节D 线上,两指节距离上下1/3 处各取一穴,计有两穴点。
主治:心悸、风心病、心脏病。
针法:针深一分至三分。
中指一节上,D 线名心常。
心悸与怔忡,疗效堪称良 。
木炎
位置:无名指第二节D线上,指节间距离上下1/3 处各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肝炎、肝肿大、肝硬化 。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
运用:本穴治疗肝火旺盛之症颇佳。治疗口苦 、 易怒 、 烦燥诸症,皆一次而效。若配伍风
府,疗口干、舌燥诸症当可针到而病情立缓 。
木炎疗肝病,火旺指下平 。
口干伍风府,针 便惺惺 。
还巢
位置:无名指外侧正中央,赤白肉际处是穴。
主治:子宫痛、 子宫肌瘤 、盆腔炎、月经不调 、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 、子宫不正、小便
频数 、阴门发肿 、安胎 。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忌双手同时取穴。
运用:本穴为治疗妇科疾病之要穴,且疗效显著 。其穴多与妇科穴相伍,左右交替,即左妇
科伍右还巢,右妇科伍左还巢 。不唯治妇科诸症颇佳,治疗不孕症亦有特效。
还巢无名侧,中节正中央。
二至三分深,双手忌同伤 。
堪疗子宫病,经乱带下尝 。
输卵管不通,宫斜尿频良 。
阴肿与安胎,求子功效强 。
火膝
位置:小指甲外侧角后二分。
主治:膝盖痛、关节痛、风心痛。
针法:针深一分至二分。
运用:本穴治疗郁症(肝气横逆型)颇佳。而用于手太阳经疼痛,肩臂不举者、变形性膝关
节炎,颇有殊效。
火膝少泽后,膝痛此穴凑 。
风心关节炎,何须愁白头。
胆穴
位置: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计两穴点。
主治:惊悸、怔忡 、小儿夜啼 。
针法:针深一至二分。
运用:本穴疗惊悸、小儿夜啼,余常伍以内关更见取效神速。或独取哑门一穴疗效亦捷 。不
唯如此,本穴若伍以空间十联针治疗膝痛极其特效。
胆穴中指一,两侧各中点。
一分二分深,心悸此穴添 。
堪治夜啼郎,膝痛应针痊 。
二角明
位置: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距离两指节间上下1/3处各取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前额痛。
针法:五分针,皮下针向小指方,横刺二至三分。
运用:本穴治疗上述诸症,疗效颇著 。本穴与火串共用,治疗闪腰岔气者,莫不立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