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古专题八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专题八 中国第一帝陵与世界第八大奇迹— 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二)秦始皇陵布局
秦始皇陵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约5公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
秦始皇陵可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
;?1.陵园区:
(1)陵园区占地近8平方公里,陵园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城墙高约8—10米。
(2)墓葬区位于陵园的中南部
封土堆:由夯筑而成,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现封土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43米;
墓室: 秦始皇陵墓室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墓室尚未科学发掘。经钻探墓室开口南北长460米,东西宽392米,面积达18万平方米。四面都有斜坡墓道。墓室深30米左右;
(3)陵区北部发现有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大型地面建筑遗址和陪葬墓等;
(4)封土堆西侧彩绘铜车马坑的发现:
1980年在秦始皇陵封土堆西侧20米处,发现了一个埋藏两乘大型彩绘青铜车马的陪葬坑。铜车马坑东西长11.8、南北宽3.1米,两乘铜车马一前一后面西置于一长方盒状的木椁内。前面的一乘称为1号车,后面的一乘称为2号车。两乘铜车马出土时均已被压碎,一号车破碎成1325片,二号车破碎成1685片。经修复后两乘车均由一车、一俑、四马组成。车、马和俑的大小约相当于真车、真马、真人的二分之一。; 一号铜车马又称立车或高车,车马通长225厘米,通高152厘米,重1040公斤。为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舆为横长方形,车上立一高柄铜伞,伞下有铜御官俑一件。车上备有铜弩、铜箭、铜盾等兵器。其性质为戎车(兵车)。共由3500多个零部件组成,总重约1040公斤,其中金饰件3000余克,银饰件4000余克,
二号车又称安车,车马通长317厘米,通高106厘米,重1200公斤。也为双轮、单辕结构,前驾四马。车分前后两舆,前舆内有一跽坐的铜御官俑;后舆上有一椭圆形篷盖,左右及前面各有一窗,后面有门,门窗均可自由启闭。其性质为供王公贵族和老人妇女使用。
两乘车马通体彩绘,装饰华贵。
;两辆车主体均为青铜铸造,一些零部件为金银饰品。各个部件分别铸造,然后用嵌铸、焊接、粘接、铆接、子母扣、纽环扣接、销钉连接等多种机械连接工艺,将众多的部件组装为一体,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
两乘青铜车马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结构最为复杂、形体最为庞大的古代青铜器,被誉为“青铜之冠”。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它的出土,为考证秦代冶金技术、车辆结构、工艺造型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制度、雕刻艺术和冶炼技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秦陵一号铜车马赴上海世博会参展,它的参展将为上海世博会提供一种极具特色的中国文化元素。;
2、从葬区:
陵园区四周陪葬分布众多,著名的有兵马俑陪葬坑、大型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
兵马俑坑:
秦始皇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距秦陵东1.5公里。1974年陕西临潼晏寨乡西扬村村民在秦始皇陵东1.5公里处打井时意外发现。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坐西向东。按照发现的时间分别定名为兵马俑一、二、三号坑,三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是三个坑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坑内每隔3米有一道夯土墙,墙间空当处陈列兵马俑,底部铺以青砖。坑内共有陶俑陶马6000余件,已挖出1000余件。坑内是由步兵俑和骑兵俑组成的长方形军阵。东端是3列面向东的步兵俑横队,每列70件,共计210件,手执弓弩类远射兵器,为军阵的前锋。其后是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每路长180米,战车与步兵相间排列,这是军阵的主体。军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列分别面向南北的横队,每队均有武士俑180余件,为军阵的侧翼卫队。西端有3列横队,两列面东,一列面西,是军阵的后卫。;二号坑在一号坑东北约20米处,平面呈曲尺形,南北宽84米,东西长96米,面积6000平方米,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并有大量金属兵器。 坑内大致可分为弩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南北宽24.5米,东西长28.8米,面积52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