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质疑、激励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鼓励质疑、激励创新

鼓励质疑、激励创新 一堂旨在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案例课赏析 庄清寿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是涵摄、统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方针。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没有固定的模式;实施素质教育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实施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和着眼点有所不同,当前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他还指出:“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度。”在明确创新内涵的基础上,笔者结合多年的中学数学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上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探索,与各位同仁切磋,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三年上学期,在复习三角函数的性质时,笔者精心设计了这样一堂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教学案例课: 案例出示: 已知,点A(-1,-)是圆X+Y=4上的一点,B、C为圆的两动点,且∠BAC=30o,求△ABC面积的最大值。 选择这道题的目的在于:一是紧扣课本主题,带领学生复习和巩固三角函数的性质及变形;二是本题以解析几何的形式呈现,有一定的综合性,适合复习课用。 教学步骤: 首先,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思路。 S的最大值S的目标函数两夹边AB、AC的长(已知)B、C为圆上两点,启发学生使用圆的参数方程。 其次,提示学生如下建立目标函数。 设B(2cos,2sin),C (2cos(+),2sin(+)) (1) 则, (2) (3) 再次,启发学生探求“优化的”最值求法。教师可提示学生就三角函数的变形方面进行思索,再启发学生注意(1)(2)式分别是它们熟悉的两种形式,可用“消1法”进行有理化。 最后,师生共同给出解答。 = 当时, 笔者对这道案例的教学设计采用了探究性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具体展现了教师解决这个问题的思维过程,而不是把这个问题的现成解法直接灌输给学生。通过教学,学生不仅复习了三角函数的性质,解决了这道有一定难度的数学题,而且完整经历了分析、尝试、探索、调控等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这样学生会从中不断对照自己的思维,并自主地进行调整,日益培养起正确的学习策略。 三、鼓励质疑 师(引导质疑):解本题的第一个要点,是利用B、C两点在已知圆上这一特点,写出它们的坐标。既然B、C在圆上,我们能否用一些圆的性质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马上纷纷议论起来了:这是一个“圆”和“三角形”的问题,它们都具许多“好性质”,我们为什么一个都没用上? 生A:由于BAC=30是定值,易知 也是一个定值。在ABC中,设ABC,由正弦定理得: , 当 , 教师肯定:这是一个优秀的解法,它利用了正弦定理这一三角形特有的性质,还发现了为定值。 生B:既然为定值,能不能利用“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求最值呢? 又是一个好主意!这主意促使了同学们去认真考察已知定值和被求最值的量之间的关系,马上有一位学生找到了解题思路。 生C:我们已知为定值,要求的是的最大值,因为 , 从而得 , 看到这一解法,学生们特别高兴,不少同学鼓起掌来,他们的心情可以用“惊喜”来形容。 师(鼓励质疑):刚才大家的解题思路都很好,我感到非常高兴。虽然我讲授的解法很自然,但的表达式太繁琐了。大家都努力思考一下,有没更好的解题方法来克服这个不足呢? 一句鼓励的话语,激起了学生争强好胜的好奇心,学生又指指点点地议论开了。 生D:老师,其实你说过,圆的内接三角形可以转化为三个等腰三角形来做,连接OA、OB、OC,设 则 (4) 可见这个学生采用的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策略,但是,很快就有学生起来反驳他的解法了。 学生E:学生D的解法不一完全正确,以偏概全。当圆心在 外时,就不是三个三角形面积之和,有时要减去一个,如图: 略加思索后,学生E说:当O在外部时,(4)式仍成立,因为可赋予或以符号,就像有向线段的数量一样。 通过教师的鼓励、启发,学生大胆、积极主动的思索,完成对已有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