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关系史:第一讲 导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文化关系史:第一讲 导论

中西文化关系史 第一讲 导论 2008-09-17 主要内容 一、中国古典文献中的西方世界 二、古代西方对远东地区的认识 三、人类文明自古至今的融合性 四、关于中西文化关系史 一、中国文献中的西方世界 案例之一:西王母 案例之二:昆仑山 案例之三:悬圃 案例1:西王母是谁? 周穆王于即位的第17年(即公元前989年)西巡见“西王母”! 西王母是西方貘族人的图腾神。西,表示方位,王,有神的意思,母即貘的音转。西王母即西方的神貘。 西王母乃阿拉伯南部古代示巴(Sheba)古国的女王。《圣经 ·旧约·列王纪 》里有示巴女王往见以色列王所罗门的故事,其时代正约略与周穆王时代相当。 西王母故事的意义 这个故事的出现,说明黄河流域的华夏族对中亚及西亚地区已经有了一些历史地理知识,也反映出黄河流域与葱岭(今帕米尔高原)以西地区早在公元前10世纪之前已经有了比较牢固的联系。 周穆王西巡时带去了大量的丝绸、铜器、贝币,赠予所到之处的酋长,各地酋长也回赠以马、牛、羊、酒和玉石之类,反映了当时中西之间存在的一种贸易关系。 《穆天子传》西行路线:洛阳,向北经山西北部,折向西到达河套。脱文。从昆仑山中段的东麓越过山口,经该山西麓,沿黑水(额尔齐斯河上游)西进,有一处宜于畜牧的平原,再往西,经过一个山口来到西王母之国。黄河流域与葱岭以西在公元前10世纪之前已有较牢固的联系。 《山海经》的西周之国、轩辕之国与古波斯的开国传说颇为吻合,两者可能同时反映华夏文化在商末期开始进入葱岭地区的历史事实。 《山海经》的沃民国则可能是对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描绘 西王母:西方一国君 / 西方貘族人(《穆天子传》“西膜”)的图腾神 / 西膜君长 /阿拉伯南部古代示巴(Sheba)古国的女王 《列子》、《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史记·赵世家》言周穆王西巡会西王母 《史记·大宛列传》,西王母在条支一带,迹近地中海岸;《汉书·地理志》,西王母石室位于祁连山南麓。 悬圃:有人推测是指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轩辕之丘:外形颇具亚述、巴比伦坛塔风格,令人想到巴别塔 案例2:昆仑山在哪里? 昆仑山是中国上古神话中又一个典型的西方世界,最早的记载见《尚书·禹贡》:“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意思为昆仑、析支、渠、搜四国,其民皆穿皮,总称西戎。《山海经》称:“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下之都。”《庄子》中称黄帝曾登昆仑,《穆天子传》和《列子》则记载有穆天子登昆仑之颠,以观黄帝之宫殿。 夸父逐日:有学者认为该故事反映古代赢秦先祖(有祭日 宗教传统并擅长天象观测的阳鸟部族)西迁的痕迹。夸父族属于西迁阳鸟部族的一支,比定居陕西的一支西行更远,但可能也只到青海湖和甘、青西部的沙漠地带 《山海经》卷八“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zhòu]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 昆仑——《史记·大宛列传》首次试图把“昆仑山”这个意象具体化 :“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來,天子按古图书,名河所出山为昆仑山。” A.昆仑山就在青海,因为“青海”在蒙古语中为Koko Nor,极有可能是汉语“昆仑”的音转。 B.古人最早所说的昆仑应是西戎地区的一脉高山,很可能是今陕甘之间的陇山,“陇”为“昆仑”俗呼的合音 C.昆仑位于西藏高原,各种“昆仑神话”正说明黄色人种早期为一共同先祖族团,共居于当时海拔2000-3000米的西藏高原,后来陆续下迁并至少在距今2万年前形成今天的黄种人布局 D.昆仑山神话的意义首先在于它代表众神所居之地 古文献中的“昆仑”有多种含义,时而是民族之称,时而是地名,昆仑山的观念又与西方求仙思想相结合 昆仑山的意义 无论是否能够在地理上找出一个与“昆仑”相对应的地方,都应该承认,昆仑山神话的意义首先在于它与希腊神话中的奥林匹斯山(Olympus)、印度神话中的酥迷卢山(Sumenu)一样,都代表众神所居之地。大约同一时期在欧洲、南亚、东亚出现了内涵相似的传说,或许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在某些原初观念上的相似性,甚至可能暗示出远古时期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案例3:“悬圃”是什么? 《离骚》:“路不周以左转兮,指西海以为期。朝发韧之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淮南子》则对“悬圃”有更多描述,称从昆仑山的疏圃再往西,就可以到达一个叫“悬圃”的地方。一到那里,便可以使风唤雨,驾驭自然,随心所欲,从悬圃再往上走,便可登天,天上是太帝所居,人到达那里便能成仙。 这些记载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空中花园和巴别通天塔。 “悬圃”:巴比伦空中花园? 新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605 BC - 562 BC)娶了米底的公主美丽的米梯斯为王后,宠爱异常。为免去公主思乡,按照米底山区的景色,在宫中建造了层层叠叠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