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经济性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 绿色化学的 12 条原则 1 防止污染优于污染治理 原子经济性(Atom Economy)定义: 反应中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达到零排放。 A + B C + D A + B C 3 设计合成方法时应最大限度地使用或产生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 理想化学合成 危险性=危害性x暴露性 绿色化学通过降低有害物质内在的危害性来减少危险性,从根本上消除或减小危险。 绿色化学的基本目标为:在化学设计的各个方面将危害性降至最小,通过化学与化学技术自身的改进以实现污染防止。 与其他环境保护方法不同点:绿色化学将化学作为解决污染的一个方法,而不是产生污染的问题。 理想化学合成的定义: 一种理想的(最终是实效的)合成是指用简单的、安全的、环境友好的、资源有效的操作,快速、定量地把价廉、易得的起始原料转化为天然或设计的目标分子 ?式中:E为环境因子;Q为根据废物在环境中的行为给出的废物对环境的不友好程度。EQ值的相对大小可以作为化学合成和化工生产中选择合成路线、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重要因素。 环境因子(又称E-因子):是用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废物量来衡量合成反应或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 ? ?对E-因子的几点说明: 相对于每一种化工产品而言,目标产物以外的任何物质都是废物。 环境因子越大,则过程产生的废物越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愈大。 对于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原子经济性反应,E因子为零. 原料的选择在绿色化学中起决定性作用 传统的原料 石油 4 设计安全化学产品 设计安全化学品的定义:运用构效关系和分子改造的手段使化学品的毒理效力和其功用达到最适当的平衡。 设计安全化学品所考虑的诸因素 一、外部因素 (1)与化学品在环境中的分布扩散相关的性质 ①挥发度/密度/熔点 ②在水中的溶解度 ③残留性/生物降解性能 l?氧化反应性质 l?水解反应性质 l?光解反应性质 l?微生物降解性质 ④转化为生物活性(毒性)物质的可能性 ⑤转化为生物非活性物质的可能性 (2)与化学品被生物体吸收相关的性质 ①挥发度 ②油溶性 ③分子大小 ④降解性质 l?? 水解 l?? pH值的影响 l?? 对消化酶的敏感度 (3)考虑化学品被人类、动物或水生生物吸收的途径 ①皮肤吸收/眼睛吸收 ②肺吸收 ③消化道吸收 ④呼吸系统吸收或其他特定生物吸收的途径 (4)杂质的减少/消除 ①是否有各种化学杂质的产生 ②是否有有毒的同系物存在 ③是否有有毒的几何构象或立体异构体的存在 二.内部因素 (1)?????? 解毒的便利 ①排泄的便利 选择亲水性化合物 增大物质分子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盐、氨基酸结合的可能性或使分子易于乙酰化 其他因素 ②生物降解的便利 氧化作用 还原作用 水解作用 (2)?避免物质的直接毒性 ①选择的化学品种类或母体化合物无毒 ②选择官能团 避免有毒基团 计划有毒结构的生化消除 利用结构屏蔽有毒基团的作用 选择其他来代替有毒基团 (3)避免间接中毒——生物活化 ① 避免具有活化途径的化学品 高亲电或亲核基团 不饱和键 其他分子结构特征 ②对生物活化的结构进行结构屏蔽 设计更安全化学品的方法与途径 第二种方法适用于毒性机理不明确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化学结构(如某种功能团的存在)同毒性间的关系一般仍然可以找到。这时可以通过避免、降低或除去同毒性有关的功能团来降低毒性。 设计安全化学品的实施基础 提高设计安全化学品的意识 确定安全化学品的科技及经济可行性 对化学品的全面评价 注重毒理和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 化学教育的改革 化学工业的参与 5 尽量不用辅助剂,需要使用时应采用无毒物质 辅助物质:在合成和生产过程中能帮助处理和操作,但又不构成目标分子的物质。 绿色的辅助剂 超临界流体 水 固定化溶剂 离子液体 无溶剂反应 6 能量使用应最小并应考虑其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 化学工业的能量消耗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需要 分离过程的能量需要 最优的化学转换应是最节能的 可利用的能量 光能 微波能:不需要通过持续加热使化学反应发生进行固态反应避免了辅助剂的加热,节省了能量在微波下的萃取不需要热能,萃取时间短,萃取效果更完全。 超声能: 够改变反应历程,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加快反应速率,降低能耗和减少废物的排放 超声波加热的基本原理有二:首先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加热原理一:共振。即超声波也被加热物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