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疲劳及相关因素探讨 - 南台湾最好的私立大学- 长荣大学.pdf

工作疲劳及相关因素探讨 - 南台湾最好的私立大学- 长荣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作疲劳及相关因素探讨 - 南台湾最好的私立大学- 长荣大学

█論著與譯文█ 工作疲勞及相關因素探討 蕭承雯、李素幸、何聖佑、蕭桂榮 約 100 年後,Beard 在 1869 年指出, 前言 疲勞的產生是由於身體無法排泄肌肉 「疲勞」是每個人都曾經經歷過 過度使用後的代謝物而使中樞神經系 的一種主觀的感受,它會減緩大腦對 統引起了變化,而疲勞的負面效應就 刺激的反應能力,降低個人的警覺 是感受力降低。 1893 年 Cowles 釐清 性、行為表現、集中力、判斷能力及 了日常生活中一般性疲勞和病因引起 造成情緒方面的負面反應,這些影響 的疲勞的差異,指出病因性的疲勞起 能導致事故,錯誤和災害的發生。國 因於無法將病因的代謝排除而使神經 際勞工組織(ILO )在 2000 年的報告 組織和身體喪失自行修復身體的能 中指出,於美國、英國、德國、芬蘭 力。後來,學者陸續將壓力能產生疲 和波蘭等國,每十名員工就有ㄧ人蒙 勞的理論開始概念化。 受工作壓力或疲勞之苦。在台灣,則 1982 年 Maslach 將職業疲勞這個 對於職場中疲勞問題所知仍十分有 觀 念 使 用 在 研 究 中 , 將 職 業 疲 勞 限,故就本文探討工作疲勞相關因 (burnout )定義為來自於工作環境中 素,希望能提供各界參考,促使勞工 壓力的累積,讓人打從心中就想要逃 職場工作疲勞的問題,能受到重視及 離那個環境的情緒。他同時以「情緒 進一步增進其預防。 性的疲憊」(emotional exhaustion )、 「去人化」(depersonalization )以及 壹、職業疲勞的概念與定義 「個人成就感降低」(reduced personal 疲勞概念的研究最早是起源在 accomplishment )此 3 個面向來定義評 估工作「疲勞」程度。「情緒性的疲 1786 年,學者發現神經電氣系統及肌 憊」:指的是被工作消耗到筋疲力盡 肉與疲勞的關聯(Ahlgren, 1967 )。 2009. 12 / 工業安全衛生月刊 19 的感覺。「去人化」:指的是憤世嫉 根本原因(HSE , 2009 )。 俗,冷淡、對工作不牽涉個人感情的 回應。「個人成就感降低」:描述個 貳、疲勞的原因 人工作勝任感的降低和缺乏成功的成 整理文獻後,歸納 出造成疲勞的 就(Maslach, 1979 )。 原 因大致可 分為個人因素、心理 認 瑞典的心理學家 Ericson-Lidman 知、生理因素、生活型態 、工作因素 等人(2007 )將職業疲勞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