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相对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要素国际流动
教材: 佟家栋主编,高乐咏副主编:《国际经济学》(修订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0年5月第2版。 主要参考书: 1、李坤望主编:《国际经济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第2版; 2、保罗· 克鲁格曼、茅瑞斯· 奥伯斯法尔德著: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1版。 3、Paul R. Krugman, Maurice Obstfel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sixth edition), Addison-Wesley, 2003. 第一章 绪论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发展 三、国际经济学课程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方法 一、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最优配置,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科学。 四、学习国际经济学的方法 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准备 逻辑推理与图形分析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一、比较利益理论——绝对技术差异论 二、比较利益理论——相对技术差异论 三、比较利益理论——要素禀赋论 四、比较利益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1、理论分析的假定条件 (1)生产过程中只投入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力; (2)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 (3)这两个国家都能生产两种产品——小麦和布; (4)劳动力在一国范围内各部门间自由流动; (5)劳动力在部门间转移时机会成本不变; (6)生产要素在两国之间不能流动; (7)两国经济资源都充分利用; (8)贸易平衡; (9)没有运输成本和其它交易成本。 2、绝对技术差异论的基本内容 贸易前的情况: 中国 美国 (1)投入每单位劳动时间生产 50码布或25公斤小麦 40码布或100公斤小麦 (2)国内交换比价 1码布=0.5公斤小麦 1码布=2.5公斤小麦 1公斤小麦= 2码布 1公斤小麦= 0.4码布 (3)封闭条件下的生产组合 20码布和15公斤小麦 12码布和70公斤小麦 (4)各国消费 20码布和15公斤小麦 12码布和70公斤小麦 (5)全世界生产 32码布和85公斤小麦 (6)全世界消费 32码布和85公斤小麦 贸易后的情况: 中国 美国 (1)各国专业化生产量 50码布 100公斤小麦 (2)假设国际比价 1码布=1公斤小麦 (3)各国消费 30码布和20公斤小麦 20码布和80公斤小麦 (4)各国比贸易前多消费 10码布和5公斤小麦 8码布和10公斤小麦 (5)全世界生产比贸易前增加 18码布和15公斤小麦 (6)全世界消费比贸易前增加 18码布和15公斤小麦 4、绝对技术差异论的特点和局限性 (1)亚当斯密将“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率的理论推广到国际领域; (2)绝对技术差异论的证明简单、直观; (3)绝对技术差异论是以机会成本不变为前提的,具有局限性; (4)绝对技术差异论不能解释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另一国,而另一国劳动生产率均处于劣势地位时,国际分工和贸易是否可以进行的问题。 1、相对技术差异论的基本内容 贸易前的情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