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芝川特大桥高泵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刘雁翎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理论上分析了泵送混凝土的工作原理,并结合施工实际提出了提高混凝土可泵性的控
制措施,对高泵程混凝土施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1工程概述
芝川特大桥全长3000余米,主桥跨度50米,最高墩柱70米,平均高度60余米。墩柱混
凝土设计强度C30,墩柱和盖梁施工均采用泵送混凝土技术,结合泵送混凝土施工实际,浅谈
笔者对高程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心得体会,仅供同行参考。
2混凝土的可泵性能
利用混凝土输送泵和管道,依靠混凝土泵的压力输送和浇筑混凝土拌和物称为泵送混凝
土。泵送混凝土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高、占地少等特点,特别适合于高层构筑物、大体积结构
物、施工空间狭小的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泵送时,在泵压的推动下,混凝土以等速、柱塞状向前运动;混凝土内的水泥浆或水
泥砂浆在压力作用下被挤向外围,在混凝土芯柱和管壁之间形成一薄层水泥浆或水泥砂浆,即
形成一润滑层,混凝土芯柱则“悬浮”在管道中,在压力的驱动下向前运动。所以,在混凝土泵
送过程中,必须形成水泥砂浆或水泥浆润滑层,如果混凝土在压力作用下,泌水过快,水和水泥
浆很快流出,混凝土很快失水变干失去流动性,从而发生堵泵;或者混凝土在压力作用下,形不
成润滑层,即混凝土流动性较差亦不适合泵送。故泵送混凝土必须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离
析、摩阻力小、有良好的黏聚性。
根据材料流变学原理,考虑混凝土在管道中程柱塞状运动,即只有混凝土与管壁之间存在
相对运动,本体相内不发生相对运动。混凝土“悬浮”在管壁上运动,则有:
F=(8+HV/S)L/R
其中:F一泵送力;8——润滑层屈服剪切应力;H——润滑层塑性黏度;V——混凝土流速;
s——润滑层厚度;L——直管长度;R——管道半径。
上式表达了泵送力与混凝土流变参数6、H、V、s、L、R之间的关系,对普通泵送混凝土,泵
压取决于混凝土流动性和稳定性。目前,评价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一般采用混凝土坍落度
(坍落度与泵程的关系见下表1);稳定性指标一般采用压力泌水量。因此,泵送混凝土配合比
设计时,一定要重视混凝土坍落度,压力泌水量两大关键性控制因素,为保证泵送混凝土施工
顺利进行,配合比设计时按可泵性良好设计。
裹1泵送高程与混凝土坍落度的关系
3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
3.1原材料的优化
(1)水泥;采用山西新绛水泥厂生产的“威顿”牌P.0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其3d、28d
胶砂抗压强度分别为:28.6MPa、47.8MPa。其余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
(2)细集料:细集料性能的优劣是影响混凝土可泵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水、水泥、砂组成水
泥砂浆润滑层,使混凝土得以泵送。故选用Ⅱ区中砂,细度模量为2.3—3.0之间,且通过
的颗粒级配。细集料筛分试验结果见表2。
表2细囊料筛分试验结果
筛孔尺寸
5.00 2.50 1.25 O.63 O.315 O.16
(mnl)
累计筛余
5.2 24
13.9 5 49.4 82.6 93.8
(%)
(3)粗集料:采用当地5~31.5mm连续级配碎石,真片状颗粒含量8%,松方密度
1500kg/m3,空隙率44%。粗集料筛分试验结果见表3。
表3粗集料筛分试验结果
筛孔尺寸
31.5 25 20 16 lO 5 25
(mm)
累计筛余
2.2 13.8 30.6 50.8 80.4 92.8 98.4
(%)
(4)为保证泵送混凝土质量,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可泵性,选用UNF—MC低坍落度损失
型高效减水泵送剂。
3.2泵送混凝土理论配合比的设计
根据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