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0年,那些沉睡的城市记忆(附照片)
170年,那些沉睡的城市记忆(附照片)
上海街头“大众的情人”1908年3月,上海开通有轨电车,由静安寺出发向东行驶抵达广东路外滩,全程约6公里。由于快速准时舒适,费用比马车和人力车低廉,有轨电车成为市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被誉为“大众的情人”。本报记者 李婷
600余件珍贵档案,超过三分之一为首次公开亮相。“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历史发展档案陈列”5月9日起在上海市档案馆以全新面貌示人。 这是用文献、照片、视频和实物构建起的上海历史,向人们呈现170年来那些沉睡的城市记忆。上海是近代中国诸多工业的发源地:全国最早使用煤气的城市;贝尔发明电话仅一年,出现第一部电话;世界第三个发电厂建成…… 105年前,沪上开通第一辆有轨电车 密布的架空电线,铮亮的车轨,铛铛的电车铃声,匆匆登上电车的人流,这是有轨电车曾经带给上海的独有风景。一度,有轨电车发出的铛铛声被誉为上海的“市声”,许多市民们晚上听着它才能入睡,就像女作家张爱玲说的,“比我较有诗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 1881年5月,世界上第一辆有轨电车在英国开始营运。消息传到上海,一些居住在上海的外侨,也开始酝酿在租界修筑车轨开通电车。1881年6月27日,工部局董事会会议记录中,载有有轨电车问题的讨论:怡和洋行来信告诉董事会说,他们打算早日提出一项为在租界内引进有轨电车的方案,要求在成立一个公司之前取得纳税人会议的必要许可。 上海街头的第一辆有轨电车开通于1908年3月5日,起始点是静安寺,沿愚园路、赫德路(今常德路)、爱文义路(今北京路)、卡德路(今石门二路)、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向东行驶,穿过南京路(今南京东路),并沿着外滩,抵达广东路外滩,全程6.04公里。 这不仅意味着上海现代公共交通的起步,也说明上海人就此搭上了城市现代化的快车。作为一种全新的交通工具,电车的问世在上海引起前所未有的轰动。有轨电车还在试车阶段,1908年2月,当时的《中法新汇报》就报道说:“这种电车既看不见蒸汽,又看不见机器,但却能自动。”3月,《字林西报》也报道说:“路上立着许多人,张大眼睛和嘴巴惊奇地看着电车。有时发现轨道里有几块小石头,这可能是中国玩童的恶作剧。” 当年意大利著名摄影师阿·劳罗来到中国,恰逢上海开通电车,他在上海街头拍了10多分钟的《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并在今海宁路四川北路口的维多利亚影戏院上映。 据史料记载,最初市民们误以为坐电车会触电,不敢尝试。为此,开发商雇佣了一批失业者当专业坐车人,还向乘客赠送花露水、牙粉、香皂等礼物。经过一个短暂的怀疑观望后,有轨电车因其快速准时、舒适等优点,以及比马车和人力车更低廉的费用,成为上海市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被誉为“大众的情人”、“公众的乘物”。据测算,每辆有轨电车的输送能力,相当于73部人力车;而每辆电车所占面积,仅合73部人力车所占面积的1/26。 到后来,巨大的人流充塞着每一节车箱,上班的职员、游玩的行人、跑单帮的生意人,全赖电车把他们发送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尤其在上下班时,人满为患。 女作家苏青这样描写挤车的经历:“先是车子不来,好久之后总算来了,却又不是你盼望的车,当然还得等。于是第二辆不是,第三辆又不是,第四辆……第四辆总算是了,然而人挤得很,头等厢里铁门不开,立了半晌,情知恳求无用,还是省些铜钱到三等去试试吧。可是,真了不得,三等车门虽开着,却是轧得要命。你扳牢了铁柱,一时还是跨不上去。好容易看看机会来了,卖票的人却又不容情,嚷着要关铁门,不是你放手得快,准被轧伤手指”。 电话在沪应用距其诞生只晚一年 1876年,美籍英国人贝尔的电话发明让世界迎来了电讯发展的新时代。而仅在一年之后,上海的首部电话随即诞生,上海人称其为“德律风”(telephone的音译)。1877年,上海轮船招商局为了保持总局与金利源码头的联系,从海外买了一台单线双向通话机,拉起了从外滩到十六铺码头的电话线,这便是上海出现的第一部电话。1882年2月21日,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7号公司内设置电话交换所,开通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用户25家,每户话机年租费150元大洋,并装有一部公用电话。这是电话发明6年后,上海第一个经营性的电话交换所。 上海市档案馆保留着第一张《用户电话号码表》,它编印于1900年,长50厘米,宽40厘米的英文版共刊登户名号码93个。这是上海历史上最早的“电话号簿”。从表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电话用户大多是洋行、传教机构和外国领事馆。 电话技术信息传输能力之高,对商业、人民生活诸方面的促进作用,以及它们带来的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迅速刺激着中国官商,电话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人们用巧夺天工等词语来形容:“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匹克球理论考试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一+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一):求职和应聘(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上(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docx
- 一 《微写作•描述事物》(教学课件)-【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匹克球运动 场地的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pdf VIP
- 第十一章第一节《杠杆》实验教学说课稿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ppt
- TUNP-卧式操纵盘离心爆珠在线植入设备.pdf VIP
- 草布、衣服、床单被服洗涤服务方案.docx
- 2024年新疆天泽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高标准农田鱼眼泡低洼地治理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