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5届高三学期第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17右侧是商务印书馆的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
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4分)
18.把下面的长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率先推出的一种基于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支持的通过网络来为广大用户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文字等内容从而为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等)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吴冠申:不负丹青
王恩山
①我珍藏着他的画册,他笔下的水乡民居,寥寥数笔,神韵毕现,画面灵动;每一幅画,都可以看出大师的心境——淡泊,宁静,自然,对生活的深沉的爱。
年近90岁,在拍卖市场行情越来越高,吴冠中却将作品捐赠给了各大美术馆。他清醒地感觉到:自己的作品,越是下一代的越理解;作品要尽可能地留在美术馆,让后面人有所参考。这位身材瘦弱的南方老人,以强大的精神力行了承担社会责任的鲁迅精神。在他看来.走上艺术的路,就是要殉道。他说自己一生就在痛苦,晚年还作过一幅油画《苦瓜家园》,说“苦,永远缠绕着我,渗入心田”。
1936年前,他从没想过会成为画家,他就读于浙江省立工业职业学校,希望以实业干就一番大事。当时就读于“杭州艺专”的朱德群建议他放弃电机专业,并带他去参观“杭州艺专”。那次参观给他带来了巨变:“我开始面对美,美有如此魅力,她轻易就击中了一颗年轻的心”“十七岁的我拜倒在她的脚下,一头扑向这神异的美之宇宙”。1936年,吴冠中考入“杭州艺专”。
在京已居住60年,但吴冠中乡音未改。采访中,他还会停下来问:“我的话能听懂吗?”事实上,这种执著还表现在其敢说话、敢于对抗上,或许这与其崇拜鲁迅有关。在200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的《耕耘与奉献一一吴冠中捐赠作品》中,就有其精神父亲鲁迅的形象与野草共生出现在作品《野草》中。吴冠中说:“鲁迅我是非常崇拜的。我讲过一句很荒唐的话-300个齐白石比不上一个鲁迅。那时受到很多攻击,我讲的是社会功能,要是没有鲁迅,中国人的骨头要软得多。”
他家中摆着雕塑家熊秉明所作的牛,从中不难看出昊冠中对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推崇。而对鲁迅硬汉精神的继承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他不断地对一些艺术现象开火。197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的吴冠中,在当年的文代会上当选为中国美协常务理事。在第一次理事会上,吴冠中对“政治第一、艺术第二”开火,整个会场没有人敢接他的话茬儿。吴冠中把多年对美术的思考写成了《绘画的形式美》《关于抽象美》等文章,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要打一场“创造新风格的美术解放战争”。1992年,他的《笔墨等于零》在明报周刊上发表,在美术界引起广泛关注。昊冠中敢言,毫不顾虑地说出自己的革新之言,“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启蒙者”。
昊冠中多次烧画。上世纪50年代,他创作了一组井冈山风景画,后来感到不满意,便连续烧毁。1966年,“文革”初期,他把回国后画的几百张作品毁坏烧掉。1991年9月,吴冠中整理家中藏画时,将不满意的几百幅作品也全部毁掉,此举被海外人士称为“烧豪华房子”。吴冠中给出的解释是,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烧画的同时,昊老对伪作更是毫不含糊,直至对簿公堂。1993年11月.74岁的吴冠中状告两家拍卖公司拍卖假冒他名义的伪作《毛泽东炮打司令部》侵权。最终,吴冠中胜诉。此后吴冠中不停地与伪作做斗争。
吴老的家就在方庄一处老居民楼内,附近居民经常看到他和老伴在院里散步。吴的家是个小四居,几乎没什么装修,家具也与平常人家无异。有点区别的是,房内摆上一些艺术品。吴冠中经常在楼下类似摆地摊的剃头发的老师傅那剃头发。在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印象中,吴老更是长年一双运动鞋。“昊老物质生活追求是低点,艺术创作是高点”,范迪安的话正好道出了他的个性。
他常给那些热爱艺术的年轻人提醒的是:热爱美术是好的,可以增加备方西的修养,但是你真的要成为画家,成为一个艺术家,不那么简单,没那么多人都成为艺术家,成为艺术家的条件太复杂了。
(摘自人民网《文史参考》,有改动)
19.首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20.第段说“苦,永远缠绕着我,渗人心田”。吴老所说的“苦”有哪些?请简要概括。(4分)
21.吴冠中为什么被称为“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启蒙者”?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
22.结尾说“要成为艺术家的条件太复杂了”,你认为成为艺术家应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全文谈谈。(6分)
- 1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