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副市长陈行祝在全市抗旱减灾总结表彰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doc
副市长陈行祝在全市抗旱减灾总结表彰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
同志们:
这次全市抗旱减灾总结表彰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在夺取抗旱减灾重大胜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新成效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抗旱减灾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们的工作,表彰2006年抗旱减灾工作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安排2007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在这次会议上,金明常委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省农建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全省抗旱减灾总结表彰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于2006年10月19日至21日在达州市召开。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市州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市州农建部门负责人,获省委、省政府表彰的抗旱减灾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共300多人参加会议。我市市委书记、市长方小方率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抗旱减灾先进集体代表、先进个人共10人参会。省领导张中伟、郭永祥、敬中春、张作哈出席会议。副省长张作哈主持会议,省长张中伟、省委常委、副省长郭永祥作重要讲话。会议参观了达州市大竹县、达县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总结了2006年抗旱减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表彰了抗旱减灾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李冰杯”竞赛获奖单位。中江县人民政府、中江县南山镇党委书记林秀兰分别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省“李冰杯”竞赛活动中,我市获得二等奖两个,三等奖四个,成为全面获奖的五个市州之一。会议要求,要大力发扬在今年抗旱减灾中凝聚和体现出来的伟大的抗旱精神:这就是不怕困难、勇于胜利的无畏精神,就是不等不靠、不胜不休的拼搏精神,就是吃苦在前、排难争先的奉献精神,就是同舟共济、精诚团结的协作精神,就是尊重科学、探求规律的求实精神。坚持以水利为中心,以耕地为基础,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路子,既要谋划长远,着眼治本;又要狠抓当前,速见成效,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建设实效,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2007年目标任务。
二、抗旱减灾取得重大胜利
今年5月以来的特大干旱,来势猛,时间长,强度高,损失重。特别是重灾区的中江县损失最重。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夺取了抗旱减灾的重大胜利。抗旱减灾工作体现出以下五个特点:一是周密部署,靠前指挥。旱灾发生后,政府立即启动抗旱减灾预案,部署抗旱减灾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灾区了解灾情,慰问灾民,靠前指挥。有关部门闻灾而动,全力服务。县、乡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一道坚守抗旱前沿,落实抗旱措施。二是以人为本,找水抗旱。始终坚持把确保人饮用水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引、提、送、挖等办法广辟水源,增加水量,供水抗旱。1—8月,通过人民渠为旱区多引水近亿立方,出动机具3364台/套,打井1200口,实行人工增雨作业63次,用弹1300多发,有效的缓解了旱情。三是灾后反思,大办水利。严重的旱情激发了群众大办水利的热情,灾区党委、政府抓住机遇,引导群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仅中江县夏修就出动劳力30多万个,整治堰塘200多口,维修渠道17.6千米,维修整治小型水库2座,新修渠道2.2千米。这是近几年没有过的。四是不等不靠,生产自救。认真落实“大春损失晚秋补,种植业损失养殖业补,农业损失劳务补,农村损失工商补”的要求,力争少减产,不减收。灾后种植晚秋作物125万亩,增加35万亩。增加补栏生猪30万头,小家禽兔1000万只,新增劳务输出3万多人。1—9月实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615元,同比增加343元。五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灾区人民特别是中江县处于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得到了来自全市各方的援助。据不完全统计,仅市级机关就为中江县重灾区群众支援现金118.25万元,大米21.52吨,肥料95吨,水泥60吨;旌阳、什邡、绵竹、广汉支援现金70万元。这极大地鼓舞了灾区人民战胜旱灾的信心,也充分体现全市人民团结互助的良好精神风貌。在整个抗旱减灾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心心相连,共度危难,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农口部门密切配合,尽心服务,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连续奋战,发挥了突击队作用;旱区农民群众英勇无畏,抗灾自救,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市上下共同谱写出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抗旱赞歌,涌现出一大批艰苦奋斗的抗旱英雄。为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为抗旱胜利做出积极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新成效
2006年度,我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增加,进展顺利,亮点多,效果好,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据统计,全市累计完成总投资64230万元,超过去年全年投资额的102%,其中国家投入32630万元,群众投入297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