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石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戒石铭》

* 更多精彩请点击这里访问 (手动翻页) 黄庭坚书《戒石铭》 黄庭坚所书《御制戒石铭》。碑长132厘米,宽35厘米,今存江西省泰和县文物管理所。 据清代光绪年间编著的《泰和县志》载:“本蜀王孟昶所作,宋太宗摘其四句,令天下郡县皆刻石置公署之前,复以小亭,长吏坐则正对之。高宗绍兴二年六月,复颁庭坚所摹本于郡县,令长吏刻石置坐右。” 黄庭坚,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字鲁直,号山谷,九江市修水人。“善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他曾任过江西泰和县令,任上三年恪尽职守,关心民瘼,两袖清风,轻徭薄赋,写下了《上大蒙笼》《劳坑入前城》等同情民生疾苦诗多篇,另有脍炙人口的《登快阁》。 现存的这块《戒石铭》碑,为清代光绪八年泰和县令陈凤翔依旧拓本重刻,讫今也已120多年了。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孟知祥称帝后,为了酬谢昔日患难与共一同打江山的将相大臣,给他们诸多宽厚的待遇。然而这些官吏借此机会肆无忌惮地害民虐庶,搜刮民脂民膏。孟昶继位后,为整饬吏治,于广政四年(公元941年)亲撰《颁令箴》24句:   朕念赤子,旰食宵衣,言之令长,抚养惠绥。   政存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   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令侵削,无使疮痍。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切,军国是资。   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   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   以此诫谕地方官要爱护百姓,不做贪官污吏。 ? 宋灭蜀后,宋太宗鉴于前后蜀政治腐败、不战而败的历史教训,将《颁令箴》缩写为4句16字: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16个字就是《戒石铭》,于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颁示天下,至南宋绍兴二年(1132)高宗又把诗人黄庭坚书写的这一祖训,颁于各府州县刻石立于大堂前。明太祖朱元璋进一步明令立于甬道中,并建亭保护,故有“戒石亭”之称。清人后因出入不便,改为牌坊,称为“戒石坊”,以进出熟规,铭记不忘。“公生明”作为官场箴规,意为公正方能明察事之本末,即所谓“公生明,偏生暗”,长官坐堂理事北向的铭文16字,即抬头可见,以提醒其秉公办事,若徇私枉法,天理不容。 ? 直隶总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 直隶总督和各路官员进入大堂办公,必先经过此牌坊,“公生明”三个字,用来儆诫自己谦恭尽职,公正廉明。 “公生明”牌坊背面刻“御制戒石铭”,黄庭坚书。 湖北省京山县政府大门内侧立有戒石铭碑,碑为重立。原碑于明嘉靖三十七年为知县罗向辰刻于县衙甬壁。 ? 京山县政府戒石铭碑阴刻《重建戒石铭碑记》(后半段文字) 夫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励精图治,国祚恒昌。若其廉洁恭勤,则吏治清而政举;奉公克已,则事业兴而民苏。今朝振兴中华,改革开放,腾达经济,攀跻康庄,国富而膏泽斯民,民强以共济绪业,夫锦绣之神州龙骧于东方焉,吁嘻!兴利除弊,激浊扬清,正身直行,众邪自息,一十六碑字四言二韵,七八九品官五夜三思。是为记。 日本旧二本松藩「戒石銘碑」拓本(二本松市和湖北京山市为友好城市,缘起就是戒石铭) 宽延二年(1749),日本国福岛县二本松藩王丹羽高宽所立,位于该市霞城公园内。此碑乃藩政官员的座右铭。其后被谱成歌曲,政府公务人员每日上班前须吟唱,据云至今仍不辍。1935年,日本政府将戒石铭碑定为“国史迹” 。 河南开封府《戒石铭》碑 《戒石铭》碑文 河南叶县县衙 河南叶县县衙 河南叶县县衙《戒石铭》碑 此碑在武夷山,原立于崇安县衙。宋高宗建炎二年刻,黄庭坚书。 “公生明”“廉生威”两座碑铭坐落于昆山市区亭林公园内四棵苍劲的松柏之间。其中,公生明碑始建于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由昆山其时县令董正位捐建。 背题“尔奉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廉生威碑由昆山市纪委、监察局全体共产党员于2000年7月捐款刻建,背题“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