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慈禧如何专政47年》历史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揭秘慈禧如何专政47年》历史论文

揭秘慈禧如何专政47年 【内容摘要】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有一个女人很是引人瞩目,她在男人一统的世界里,夺得了本来由男人把握的最高权力:三度垂帘听政;两次决定皇位继承人;将国家命运控制在她的股掌之中;在一个拥有着几千年专制主义王权的男人至上的国度里,慈禧是如何实现成功操控大清政权47年的?怎样与这些被奉为“阳”、为“天”的男人们周旋的?本论文将结合慈禧性格、履历、国内外形势、不同时期朝野力量情况、历史机遇等多角度、多方面分析慈禧能够专政47年的历史原因。 【关 键 词】历史,清朝,慈禧,专政47年,原因 慈禧,这个出身道员家庭的卑贱女人,主宰了大清王朝数十年。她从一个普通的皇妃,经过短暂的权力争夺迅速爬升至大清王朝的权力巅峰。三度垂帘听政,两次决定皇位继承人。将国家命运玩弄于股掌之间。1861年11月,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联合发动辛酉政变,此后三度垂帘听政,直至1908年去世,专政长达47年之久慈禧太后(1835年—1908年),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满洲人(后抬入)。二年(1852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后册封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生皇长子(即),诏晋封懿妃,次年晋封懿贵妃。1861年,崩逝后,与两宫并尊,称圣母,又称西太后,上徽号曰慈禧皇太后,后联合发动,诛除八大臣。同治帝即位后,首度。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尊称之,崩逝后,即日尊为,次日崩逝,葬于,上谥。谥曰: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简称即“孝钦显皇后”,谥号长度超过清朝开国皇后及孝德、孝贞两位正宫,为清代及中国历代皇后之最慈禧专权自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862—1908年),共计47年。慈禧的专权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可以分做四个阶段。 慈禧专权的第一阶段,自同治元年至同治四年(1862—1865年)三月之前,历时不足四载。史载,当时恭亲王“总揽大纲”,凡事“所承之旨,即军机之旨,所书之谕,即军机之谕,此亦事实之不可掩者也”何刚德:《客座偶谈》卷1,民国刻本,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影印,第9页);“军机处仅事承宣,久无实权,惟恭忠亲王议政时略可专断”金梁:《光宣小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天国革命失败,清朝“心腹之害”被消除后,慈禧与奕之间日趋激烈的权力之争褫夺议政王称号是对奕的重击,也是慈禧排斥奕集团,进一步集中权力的进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慈禧专权的第二阶段,自同治四年三月至光绪十年(1865—1884年),历时19年。奕继续统领军机处与总理衙门,“像主妇和管家一样”([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张汇文等译,第2册,第68页),处于慈禧的严密控制之下,“事无大小,皆谨守绳尺,无敢偭越”(《清朝野史大观》卷1,《慈禧之侈纵》),“仅保位而已”(金梁:《光宣小记》,第15页)翁万戈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同治帝亲政,两宫皇太后撤帘归政。翌年(1774年)十二月同治帝病逝,光绪帝继位,两宫皇太后再次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慈安皇太后去世。这些情况,均未对清廷的权力格局造成大的影响。同治帝亲政后并无实权,幼龄光绪帝更无庸论。慈禧专权的第三阶段,自光绪十年至光绪二十四年(1884—1898年),历时14年阶段为始,清朝中央政权机构中,已不存在能够与慈禧相抗衡的实力集团,慈禧专权的程度,较前又提高一步。光绪十四年(1888年)十二月由担任首枢的礼亲王世铎提出,得到慈禧首肯的所谓《归政条目》(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光绪十四年十二月戊寅,(台北)文海出版社1963年版,第5册,第2524页),为慈禧继续独掌大权,与臣工保持直接联系,进而掌握第一手情况,控制臣工,驾驭全局,提供了保证。慈禧归政的十年中,“大约寻常事上决之,稍难事枢臣参酌之,疑难者请懿旨,”(陈义杰点校:《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册,第2262页)。即所谓“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清史稿》卷214,《列传》1,《后妃》)。慈禧“表面上虽不预闻国政,实则未尝一日离去大权,身虽在颐和园,而精神实贯注于紫禁城也。”((英)濮兰德、白克好司:《慈禧外记》,陈冷汰等译述,第112页)光绪帝亲政时,慈禧已专权20余年,于朝内外树立起很高威严,由皇太后亲裁要务这一既成事实,早已为世人接受。加之“同、光以来,内外重臣皆孝钦所亲拔,德宗虽亲政,实未敢私用一人,其势固已孤矣。”胡思敬:《国闻备乘》卷4,《保皇党》。这些官员尽为慈禧的亲信,他们在晚清统治集团上层形成一股强大势力,盘根错节,固不可破 慈禧专权的第四阶段,以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八月戊戌政变为起始,至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历时十载。慈禧的专权在此期间达到高峰。戊戌政变后,慈禧第二次训政。她本欲谋害光绪帝,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