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点样方式和形状展开展开方式一维单向展开二维双向展开强迫流动展开一维单向展开方式薄层展开仪影响展开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环境的相对湿度溶剂蒸气的影响薄层色谱是固定相液态展开剂相及展开室内的蒸气相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色谱分离过程展开室内三相之间达到平衡的程度即饱和饱和操作的必要性重现性与克服边缘现象温度展开方式展距展开室的放置结束展开展距合适标前沿除溶剂斑点定位方法可见光下观察紫外灯下观察显色剂显色通用硫酸乙醇溶液碘蒸气专用碘化铋钾生物碱三氯化铁黄酮茚三酮氨基酸展开结束与斑点定位斑点定位的仪器设备生物自显
②点样方式和形状 * (5)展开 A、展开方式: 一维单向展开: 二维双向展开: 强迫流动展开 一维单向展开方式 薄层展开仪 * B、影响展开的因素和注意事项 ① 环境的相对湿度 ②溶剂蒸气的影响: 薄层色谱是固定相、液态展开剂相及展开室内的蒸气相共同构成的一个复杂的色谱分离过程。 展开室内三相之间达到平衡的程度即饱和 饱和操作的必要性:重现性与克服边缘现象 ③温度: ④展开方式: ⑤展距: ⑥展开室的放置 结束展开:展距合适、标前沿、除溶剂 斑点定位方法: 可见光下观察 紫外灯下观察 显色剂显色: 通用:10% 硫酸乙醇溶液;碘蒸气; 专用:碘化铋钾 —生物碱; 三氯化铁 —黄酮; 茚三酮 — 氨基酸 (6)展开结束与斑点定位 斑点定位的仪器设备 生物自显影检测系统 浸渍槽 光学检测定位仪器 * ①斑点比移值对照法:在多种展开系统中,与 标准物质进行R f 值比较。 (7)定性与定量分析 * ②斑点显色特征法:保存彩色图谱 * ③ 薄层扫描法鉴别: * 4. 纸色谱 以纸为支持剂以纸上吸附的水分为固定相的一种平面色谱。 纸色谱的分离机制:(液液)分配色谱 适合分离的对象: 流动相的构成:三元溶剂系统 极性较大的溶剂—— 极性较小的溶剂—— 溶媒剂—— 烘干 展开剂 画点样圆周 点样并标记 饱 和 展 开 结束展开 画溶剂前沿 喷显色剂 加热 * 二、旋光度和比旋光度的测定 1、概念: 旋光度:具有旋光活性的手性分子(chiral molecule)使偏振光的振动平面旋转的角度,(optical rotation,用α表示) 旋光谱:旋光度因左旋和右旋的圆平面偏振光在不对称的手性分子中进行传播时的折光率不同产生。由旋光度、波长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得到图谱称为旋光物质的旋光谱,Optical Rotatory Dispersion,ORD * 2、旋光度和比旋光度的测定原理 (1)影响旋光度的因素 测定波长 浓度 测定管长度 溶剂 温度 * 2、旋光度和比旋光度的测定原理 (2)相关计算 比旋光度 浓度 光学纯度: c:g/mL ;ρ:g/cm3 * 3、旋光仪结构 * * 4、旋光仪的使用和旋光度的测定方法 (1)按通电源,预热约5min (2)零点误差校正 ① 校正的方法 蒸馏水校正:无旋光活性杂质 空白溶剂校正:能直接扣除将溶剂系统的误差,达到直接鉴定和含量分析的目的; 测后重复校正:为获得准确数据,有必要在测定后再进行一次校正,如二次校正时零点有变,则应重测α。 ② 校正操作: 选定并清洗测定管:先自来水,再蒸馏水(留意密封垫和玻璃透光片) 装入蒸馏水:排气泡,旋上螺盖(不易过紧) 放入样品管槽:玻璃泡部位在上部 调零点视野确定零点误差:数值与误差方向 * 如何调出零点视场和读数? 技能1:旋光视场及零点视场刻度盘读数 由小到大的直接读数记作右旋(+)α180 —(+)α 记作左旋(-)α * 技能2:零点视场的误差确定 需特别注意旋光数据的正确记录 (3)试样的测定: 试样润洗、装入试样,调零点视场并读数 记录A:管长,(+)直读数,(-)180-直读数 (4)确定旋光方向: 取出样品管,倒出部分溶液,加蒸馏水稀释,再测 记录B:管长,(+)直读数,(-)180-直读数 (5)结果处理: 选择方向与数据:取稀释后旋光度的值下降的哪组数据(方向和数值) 扣除零点误差:同方向减,异方向加 (6)整理仪器: 旋光度测定数据记录参考表格 次序 左刻度盘 右刻度盘 α 平均 管长 温度 (+) (-) (+) (-) 校正1 校正2 校正3 样品1 样品2 样品3 稀释 结果 大学之道 — 格物致知 主讲:丁长江 教授 电话邮箱:dcjiang@163.com QQ : 914608387(独钓寒江) 有机化学实验 公共化学教学与研究中心 实验题目:纸层析+旋光度测定 实验目的: 实验技术与方法 层析(色谱)分离技术 物理常数——旋光度测定技术 科学实验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实验操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实验操作的理性思维 实验操作的良好习惯 * * * Tesweet(1872~1919),俄国植物生理学家和化学家。 1903年,他在波兰华沙大学做了一个玻璃管分离植物色素的实验:三色六带,该实验论文发表在华沙《生物学杂志》 1906年,他将该实验更系统的研究论文发表在德国《植物学杂志》上,并首次提出 Chromatography—色谱法。 一、层析色谱技术 * 19世纪4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