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VIP

2017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课件 岳麓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春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八单元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教学课件 岳麓版

* * 第20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八单元 科学技术和文化 导入新课 2016年9月1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2火箭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兴起的情况,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蓬勃发展的史实。 2.结合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情况,对比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思考、总结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3.感受科技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印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一 一 探究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新课探究 1.时间: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主要领域:原子能、航天技术、 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 一个铀235原子 的现代模型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技术 原子能:出于战争和军事的迫切需要,1941年1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批准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有来自德、意等国的科学家12.5万人参加,集中全国1/3电力,投资20亿美元。1942年,美籍意大利科学家费米领导的科学家实验小组在芝加哥大学广场上造出热中子链式反应堆,是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为人类大规模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原子能 (1)原子能技术 恩利克·费米 人类第一座核反应堆 CP-1 世界上第一颗原子 弹爆炸时的景象 拍摄于1945年7月16日下午5点30分 1945年7月16日上午,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新墨西哥州沙漠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威力为2万吨TNT的原子弹。并用于二战. 1951年,美国首次实验原子能能发电。 采用枪式法的“小男孩”(投向广岛) 采用内爆法的“胖子”(投向长崎) 世界上第一颗氢弹爆炸的情景 1954年,苏联建成第一座核电站, 这是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开始。 我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 ——浙江省海盐县秦山镇秦山核电站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2)电子计算机 美国小学生正在操作电脑 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1.电子管时代 2.晶体管时代 3.集成电路时代 4.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3)航天技术 苏联发射的世界上第一颗“斯 普特尼克1号”人造地球卫星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虽然这颗卫星仅重83.6公斤,总设计师是苏联科学家CΠ科罗廖夫。虽只会在太空噼啪作响,但标志着人类的活动空间已经从陆地、海洋、大气层扩大到了宇宙空间,人类从此打开天门,放眼宇宙。 第一位宇航员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 美国“阿波罗—11”号发射成功   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 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 (4)生物工程 20世纪70年代,生物工程形成,基因工程是其中的核心技术。 在90年代,一只名叫多莉的羊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它是一种利用人工克隆技术创造出的奇迹,它和它的母亲长的一模一样 克隆技术在抢救珍奇濒危动物、攻克遗传性疾病、研制高水平新药等研究中发挥作用,它既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问题,世界各国应该制定法律来加强管理,严禁复制人类! 一 探究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一 二 1.特点 (1)技术革命群体化。 (2)科技社会化。 (3)发展进程高速化。 硅谷的地理学名是圣他克拉拉谷。 在硅谷不到4000平方千米的表面上,聚集了 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加州大学旧金山 分校等世界一流大学。 每年产生3000多项技术专利, 每年有30--40家公司上市, 每周有11家IT企业诞生, 每天“制造”62位百万富翁 。 1998年,硅谷的总产值约有2000亿美元,大 约是中国全国GDP的四分之一, 它是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神经中枢。 神 奇 的 硅 谷 科技从发明到应用所需时间表 (1)使人类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即“知识经济时代”。 (2)进一步扩大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国际经济格局得到调整。 (3)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批新型产业兴起,人类的衣、食、住、行、用等日常生活得到改善。 (4)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军备竞赛等问题,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 2.影响 62 % 51 % 英国 67 % 43 % 法国 63 % 43 % 联邦德国 56 % 46 % 日本 69 % 59 % 美国 1989 1965 时间 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经济结构的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 兴起和发展 特点和影响 兴起: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使用 特点:技术革命群体化、科 技社会化、发展进程高速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专注于电脑软件的下载与安装,各种疑难问题的解决,office办公软件的咨询,文档格式转换,音视频下载等等,欢迎各位咨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