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霞-神经系统检查.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兆霞-神经系统检查

*;*;*;*;*;*;*;*;*;*;*;*;*;*;*;*;*;*;*;*;*;*;*;*;*;*;*;*;*;*;*;*;*;*;*;*;*;*;*;*;*;*;*;*;*;*;*;*;*;*;*;*;*;*;*;*;*;*;*;*;*;*;*;*;*;*;*;①踝阵挛:仰卧、托腘窝使膝髋稍屈,另手握足底突然背屈并不再松手,引起足踝节律性伸屈不止。 ②髌阵挛:仰卧,下肢伸直,以拇、食指置髌骨上缘,突然用力向下推并不再松手,引起髌骨节律性上下运动不止。;*;*;*;*;*;*;*;*;*;新生儿神经系统检查特点;1.姿势和运动;姿势;姿势;姿势;运动;颅神经检查;肌张力;检查下肢肌张力时可握住膝关节及踝关节之间,摇晃下肢,观察足的活动,如踝关节活动范围很小,足很少摆动,说明肌张力偏高,如踝关节活动范围很大,足很容易摆动,说明肌张力偏低。 检查上肢肌张力时可握住肘及腕关节之间,摇动上肢,观察手的活动范围。正常新生儿肢体屈曲位占优势。 ;32周以后的新生儿使其两下肢完全被动伸直以后,可以缩回呈屈曲位。 胎龄36周以后的新生儿使其上肢完全伸直以后也可缩成屈曲位。 若伸直其肢体时阻力很大,而且缩回运动亢进者,提示肌张力增高。 被动伸直时毫无阻力也属异常,可见于大脑功能抑制状态、脊髓损伤、运动单位疾病及全身性疾病等。 ;(2)姿势性肌张力;①牵拉反射(traction response)小儿仰卧位,检查者抓住小儿两手,慢慢将小儿拉起,这时头部也随着离开床面,只稍稍落后于躯干。当小儿被拉成坐位时,头部能保持短暂的竖直位,随后向前垂下,这个过程属正常表现。若牵拉时头极度后垂,拉成直立位时头仍后垂,不能维持短暂的竖直位,属异常;;③水平托起(horizontal suspension)小儿呈俯卧位,检查者两手抱住小儿胸部(不支持头部和下肢),将小儿缓缓举起离开床面。正常足月新生儿举起时头略低,可有短暂的竖直,背部保持平直位,肘、髋、膝、踝均呈屈曲位。;;反射;;;7.颈强直性反射(neck tonic reflex)分对称及不对称两种: ①不对称颈强直反射:仰卧位不哭时,将其头转向一侧,此时头面部一侧上、下肢伸直,枕侧上下肢常屈曲。 对称性颈强直性射:将低着的婴儿头伸直抬起时,可见到手臂伸直、双腿弯曲的现象,而使其低头屈颈时,动作则相反。;8.回缩反射:刺激足底,下肢迅速回缩。 9.交叉伸展反射:握住新生儿一条腿的膝部使腿伸直,当敲打或按压这条腿的脚底时,另一条腿会立即弯曲,然后又很快伸直,出生后4~5周即消失。 ;检查时握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足踩在桌面上,将全身重心移到此脚,这时可引起下肢屈曲,然后伸直、抬起,这时将小儿重心移到另一只脚,又引起相同的动作,类似踏步的动作。此反射出生后即存在,正常小儿5~6周消失,如3个月后仍持续不消失,属异常;11.躯体侧弯反射又称为Galant反射,;婴幼儿肌张力检查特点;(1)内收肌角检查时,小儿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握住小儿两侧膝关节,使其下肢保持伸直位,然后缓缓向两侧展开双下肢,达到尽可能大的程度,观察两大腿间的角度 ;;;不同月龄小儿下肢肌张力的正常范围(度) ;*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