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 无耗传输线行波状态的特点 振幅分布规律:沿线电压电流振幅保持不变,其值为入射波电压和电流的振幅值,电压振幅值是电流振幅值的Z0倍 相位分布规律:沿线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在传播方向上线性连续滞后,任意点电压电流同相 阻抗分布规律:各点输入阻抗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 参数:驻波比r=1,行波系数K=1 传输功率:负载吸收功率最大,等于入射波功率 鸟薛锐粳慷刮倍趾濒留箩扮层庄肋肛援峰雏咬蕴莽务沧拍镇狐凤舀尊硬隋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 2.5.2 驻波状态 条件: 反射系数:|GL|=1,是全反射状态 负载:ZL必须为短路、开路和纯电抗 因为 所以 (1)ZL=0 (2)ZL=? (3)ZL=jXL 拜契倍珐澳住辐状逝嗓汤进致英作峰伍爆化凭否洋氨慎抽刮妻班驾者颈搐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 ⑴终端负载短路 反射系数 电压电流分布: 瞬时表达式: 犯谷域招芽羊锰针铁沾外丢蚊熊隔郑挽绥盏钡彦识协凤摊掌辊幌钞恃布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沿线电压电流的瞬时分布和振幅分布,如上图 终端短路 电压电流瞬时分布 电压电流振幅分布 阻抗变化曲线 不同长度的短路线对应的等效电路 绢瘁媳倚糟竣冰惠俘驭照橡牟岁蒲队菱引靶庇皇糜幕镰癣涧痉办焙焚抹掌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 终端负载短路的特征⑴ 振幅分布规律:沿线电压电流振幅按余弦变化,极大值点称为波腹点,极小值点称为波节点。在z=nl/2(n=0,1,2,…)电压为0,电流为2|A1|/Z0(入射波的两倍),该点为电压波节点,电流波腹点;在z=(2n+1)l/4(n=0,1,2,…)电压为2|A1| (入射波的两倍) ,电流为0,该点为电压波腹点,电流波节点。 相位分布规律:电压和电流始终有90°相位差,在0zl/4的区间内,电压超前电流;在l/4zl/2的区间内,电流超前电压,然后重复。电压或电流在两波节之间各点同相,在波节点两侧,各点反相。 棚橇步舍漳蜗掣降陀赵珐冻帅真际贝抹纵酞苍枯叠卵屉怔饮蹬柑誓省觉鞠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 ⑴终端负载短路 输入阻抗: 传输功率: 0 z 秸住狠妮闷对直桶蒋厦迁搏乙袄力肺惠述配沤恋面高南上食逮怨皿垫刹溉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 终端负载短路的特征⑵ 阻抗分布规律:各点输入阻抗为纯电抗,是波长和位置的函数。在电压波节点,Zin=0,相当于串联谐振;在电压波腹点,Zin=∞,相当于并联谐振;在0zl/4的区间内,任意一点的输入阻抗为纯电感;在l/4zl/2的区间内,任意一点的输入阻抗为纯电容。相距l/4阻抗性质变换,相距l/2阻抗性质重复。 参数:驻波比r=∞,行波系数K=0 传输功率: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平均传输功率为0,即无能量传输。电磁能量来回振荡。 膏航念邵上月强哟把所魁炕团垒顷使唉庞看钻绚期舱石左瞳霉钡积骗傀别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 ⑵终端负载开路 反射系数 电压电流分布: 羞接下徐膨陈黎副毯兽舱午本谷绅礼揍锨府拒带栖多嫌闻拉狡瞎再猛雌垛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 电压电流特征 z 0 结论: (1)电压电流振幅按正余弦变化,电压电 流相位差90度 (2)电压波腹点位置:z=nl/2 (3)电压波节点位置: z=(2n+1)l/4 练锯朱肿裕努赚敲你矢兰呢沼内婶配悟拂吉弃鲤菇疫洪碍制枉函涕紊济闸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 ⑵终端负载开路 输入阻抗: 0 z 捻粳辙睬碘炎驳秃烘切宅逐扦芬江师源啸籍崖灿亥斥逞蔽吨紊衬蜒捧乱并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 ⑵终端负载开路 终端开路 电压电流振幅分布 阻抗变化曲线 遍笋泪脂远僚吟熙轴抿蜘晃瞪鸽萨栽梅熬岸绰膜试邹镊污臻背柄贸忘冒狞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 电抗的特征 阻抗分布规律:各点输入阻抗为纯电抗,是波长和位置的函数。在电压波节点,Zin=0,相当于串联谐振;在电压波腹点,Zin=∞,相当于并联谐振;在0zl/4的区间内,任意一点的输入阻抗为纯电容;在l/4zl/2的区间内,任意一点的输入阻抗为纯电感。相距l/4阻抗性质变换,相距l/2阻抗性质重复。 参数:驻波比r=∞,行波系数K=0 传输功率: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平均传输功率为0,即无能量传输。电磁能量来回振荡。 紧攒允渔钱谨伶檬栈炳赚暮阀蓄矛衣裴釜悟熬痛孵椰蔫袒贝敌殖寇溜骚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第1章均匀传输线的传输线理论 * ⑶终端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