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学院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加强学风建设.PDFVIP

地学学院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加强学风建设.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学学院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加强学风建设

地学学院以专业认证为契机加强学风建设 地学学院 李志林、黄 涛 我校将2014 年定为学风建设年,明确学风建设的整体目标是:在全校范围 内,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教育理念,以激发教师内心深处对育人 的热爱与学生对成才的渴望为根本出发点,以教育思想大讨论、评价体系建设、 管理制度完善等为途径,结合人才培养各项相关重点工作,做好顶层设计与统筹 规划,切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管理育人环境。 地学学院将专业认证作为契机,紧密配合学校的各种方针与政策,加强学风建设。 一、学风问题是天大的事情 一直以来,关于学风建设重要性的文章到处可见。但最深刻的还是毛泽东于 1942 年2 月 1 日在中共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论述: “所谓学风,不但是学校 的学风,而且是全党的学风。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 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学习环境和学风也有精辟的论述:“即使是最 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得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地变成一群小野兽”。而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 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最近(2014 年01 月01 日,光明日报),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教授撰文强 调:“学风既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衡量和评价一所大学办学品位、 育人环境和社会声誉的重要标志。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必须有一 流学风。学风的好坏直接决定高校培养人才品质的高低”。 二、学风问题表现种种 学风指的是学校风气,包括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 等方面的风格。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方案》, 学风被确定为教学质量的一级指标,包含教师风范、学习风气、学术文化氛围等 三个二级指标。 教师风范就是教风。根据百度百科,教风 “是教师的德与才的统一性表现, 是教师整体素质的核心,是教师道德、才学、作风、素养、治教的集中反映。从 某种意义上讲,教风也是一个学校崇高的精神旗帜,它对学生可以起到熏陶、激 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风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学术诚信(如捏造伪造、 浮夸篡改、剽窃抄袭,侵权强占、粗制滥造等)、缺乏敬业精神 (如敷衍主业、 致力副业,三心两意、漫不经心,做事拖沓、激情半怀,素质乏善、不胜其力等)、 缺乏为人师表精神(如以教谋私、待人处事不公,无责任心少爱心、乏使命感等)。 学习风气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精神风貌,是学习动机、态度、精神、 方法、意志等多方面的反映。学习风气问题主要表现为:  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些大学生胸无大志、缺乏理 想,认为上大学只为捞张大学文凭,以便找个工作。  缺乏正确的学习目的、功利主义色彩强烈:有些只看重学习成绩,导致 应试倾向严重;思想上只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忽视道德品质和能力的 培养。比如,个人与公共卫生,仪表举止与语言都缺乏文明;集体观念 和劳动观念淡薄等。  缺乏自控能力、贪图玩乐、学习积极性不高:有些处理不好学习与娱乐 关系,一直沉缅于谈情说爱、上网游戏、网络聊天等;导致学习散漫, 迟到早退、无故旷课;平时不用功、考时打夜工、考试作弊才显真功夫。 学术文化氛围指的是引导学生重视思想品德修养,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的学习环境。湛江师范学院的龙鸣 (/u/1867028742) 认为:“文化氛围包括物质外壳、制度构架和精神内核三部分,成为一种无形的 ‘营养汤’,在‘浸泡’和‘渗透’的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成为一个携带了学校精 神的全息细胞,具备了独特的文化品格”。“物质外壳指大学校园的山川、湖泊、 树林、草地、操场、雕塑以及建筑”。“制度构架指成文的和习惯的行为模式与 行为规范”(包括各项政策、组织结构、教学管理方式及其评价机制、学生活动 的安排方式等)。精神内核指“高校独特的教育理想、教育追求、教育情感和教 育责任,其内涵具有神圣性和崇高性。这些教育精神有时凝结为校风校训,砥砺 学生成长”,比如西南交大的“竢实扬华、自强不息”。但是,在现有的教学大 纲内没有明确学术文化氛围所对应的素质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