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链的末端合成终止法.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na链的末端合成终止法

与DNA结构研究有关的工具酶 牛胰脱氧核糖核酸酶,简称DNaseⅠ 牛脾脱氧核糖核酸酶,简称DNaseⅡ 限制性内切酶,简称RE 蛇毒磷酸二酯酶 牛脾磷酸二酯酶 回文序列 所谓回文序列就是指DNA某一片段旋转180。后,顺序不变的序列,回文序列中的单链可形成发夹结构。双链可形成十字架结构。这种发夹结构或十字架结构在大肠杆菌细胞DNA中已有发现. 核酸分子中的回文序列 核 酸 序 列 分 析 Nucleic Acid Sequence Analysis 一、化学裂解法(Maxam-Gillbert法) 基本原理 (1)先将DNA的末端之一进行标记(通常为放射性同位素32P; (2)在多组互相独立的化学反应中分别进行特定碱基的化学修饰; (3)在修饰碱基位置化学法断开DNA链; (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DNA链按长短分开; (5)根据放射自显影显示区带,直接读出DNA的核苷酸序列,如下图所示: 使核苷酸链断裂的反应 硫酸二甲酯 + 加热及哌啶使G脱落并使多核苷酸链在G位断裂 硫酸二甲酯 + 甲酸使A、G分开,加哌啶使A脱落 肼+哌啶使C、T断裂 2mol/L NaCl + 肼,使C断裂 二、DNA链末端合成终止法 又称Sanger法,其基本原理如下: 2’,3’-双脱氧核苷酸(ddNTP) 无3’碳原子上的羟基,故不能与下位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合成反应在此终止。 DNA链末端合成终止法基本原理 DNA链末端合成终止法基本流程 * 二、核酸的一级结构 核酸中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序列。 连接键: 3,5 磷酸二酯键 方向性: 5→3 定义: * A G P 5? P T P G P C P T P OH 3? 书写方法 5? pApCpTpGpCpT-OH 3? 5? A C T G C T 3? 简化: 再简化: * 核酸分子大小表示法: 碱基数目表示 base、 kilobase、用于单链DNA或RNA 碱基对数目 base pair(bp), kilobase pair(kbp)用于双链DNA或RNA 小的核酸片断(小于50bp)称寡核苷酸 核酸序列分析的基本原理 化学裂解法 (Maxam-Gillbert法) DNA链的末端合成终止法 (sanger法) 2’,3’-双脱氧核苷酸(ddNTP) A G C T DNA-Pol dNTPs DNA-Pol dNTPs DNA-Pol dNTPs DNA-Pol dNTPs 引物 待测序模板DNA 各管分别加入四种ddNTP ddATP ddGTP ddTTP ddCTP 待测DNA模板: 3’—TTGCACCTGA—5’ 引物:与模板3’端互补 DNA聚合酶(DNA-PolⅠ) dNTP底物(其中一种用32P标记) 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反应一段时间。 ddG ddA ddT ddC 电 泳 三、DNA自动测序 采用荧光替代放射性核素标记是实现DNA序列分析自动化的基础。 用不同荧光分子标记四种双脱氧核苷酸; 然后进行Sanger测序反应; 反应产物经电泳(平板或毛细管电泳)分离; 通过四种激光激发不同大小DNA片段上的荧光分子使之发射出四种不同波长荧光,检测器采集荧光信号,并依此确定DNA碱基的排列顺序。 DNA自动测序结果举例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