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教育预见未来
‧新聞學研究 ‧第 一一九 期
20 14 年4月 頁 2 11-2 18 書 評
從教育預見未來
*
陳蕙芬
書 名:未來教育—2030 教師備忘錄
(原書名Teaching 2030: What We Must Do for Our Students
and Our Public Schools —Now and in the Future )
作 者:Barnett Berry and the Teacher Solutions 2030 Team
譯 者: 李弘善
出版日期:2013 年7月 1日
出版 社:台北:遠流
投稿日期:102 年6月 18日;通過日期: 102 年8月 8日。
* 陳蕙芬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助理教授, e-mail:
huifen@tea.ntue.edu.tw 。
‧211 ‧
‧新聞學研究‧第 一一九 期 20 14 年4月
《摘要》
科技的發展讓我們想像未來似乎更有憑據,這是討論未來
教育不可少的面向 ,不過還須根據重要行動者行為(實務)的
改變來勾勒未來教育。 《未來教育》這本書是由一群現職優秀
的老師合著,他們從教育現場的科技應用與發展著手 ,也沒錯
過許多研究調查數據來說明整體環境 。最重要的,他們從對教
學與學習實務的深刻觀察提出了未來教育四大浮現事實,以及
如何促成改變的六根政策槓桿。本書讓我們對教育未來有更多
正面的想像空間,也提醒了許多迫不及待的工作亟需展開才能
真正遇見教育的未來。
教育,已經成為眾人之事。一方面,整體而言教育是國家培育人才
的系統,但也成為很多社會問題指責或歸因的對象;另一方面,生活中
大多數人不是身為家長就是學生,或是這兩者的親戚或朋友,因此每個
人都跟教育或多或少有關。然而,對教育關注與切身感的提升卻未必成
為推動教育更好的力量 ,而將許多社會問題歸咎於教育也往往止於某一
寬大論述的結語,無法深入實際問題也難以進一步謀求解決。 《未來教
育》這本書卻以務實態度討論教育如何更好,且是根據已經浮現的事實
來預測教育的未來,也指出在事實與我們所欲未來之間的落差必須仰賴
槓桿策略來引領變革。
《未來教育》是由美國 「教師品質中心」創辦人兼總裁 Barnett
Berry 率領一群高效能教師團隊共同著作 。他們認為,無法想像就無法
創造(未來),因此本書集結了這群作者對於 21 世紀的學習願景與教
師專業樣貌的想像,而這個想像的基礎是「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
‧212 ‧
從教育預見未來
centered )的專業。全書分為八章,第一章是序言,闡述全書主旨與各
章重點;第二章回顧了美國教師簡史,三至六章提出四個浮現的事實
(emergent realities ),第七章說明政策的槓桿來加速變革與轉型,第八
章則為結語。以下針對本書提出的四個浮現事實以及槓桿變革策略的內
涵分別說明重點。
壹、浮現事實一:轉型的學習生態
電腦與網路科技的發達與普及已使學生不但有快速的搜集資料工
具 、及時的社交通訊,也能運用遊戲自娛;相較之下,教育現場成為最
無聊但又不得不進入的場域。教育者必須要能體認社會與教室界線逐漸
消失的事實,並與學生共同營造新的學習生態 。本書把它叫做 「連結主
義」(connectivism ;本書,頁 69 ),指出教師必須隨時接受挑戰並快
速地啓動已知的知識並連結應用於現場。
這個時代已經改變為教與學連結的時代,即 「教」與 「學」是合作
的行為,建立線上學習社群很重要 ,這同時也反應出現代教師若不能重
新定位自己就可能淪為「夕陽產業」(本書,頁 86 )。其背後隱含的
訊息是 ,「注意力經濟」時代已然來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