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劝学》 编号020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言现象,如多义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 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探究作者的思想观点。
.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从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课前预习】(40分钟)
一、【知识储备】(认真阅读相关材料,提取重要信息)
1.关于作者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方法。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勉励人们学习须持之以恒,以求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品德。
2.关于劝学的名言名句
◆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 刘过《书院》)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 陶渊明《杂诗》)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 《金缕衣》)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陆九渊《读书》)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 韩愈《劝学诗》)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3.关于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是一种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辞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 “ 本体 ” ,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叫 “ 喻体 ” ,联系二者的词语叫 “ 喻词 ”(像、是、如等)。用来作为喻体的事物,应当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具体的、浅显的,这样,才能既通俗又生动地说明另一个事物。比喻应当贴切、自然,要能恰到好处地说明被论证事物的特点。如可以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说明他们无私地献出自己的一切,却不能将他们比喻成能使别人干净起来,可他们自己却像越来越脏的抹布、扫帚,这样运用比喻法,叫“引喻失义”,应当注意。因为比喻的双方缺乏本质上的内在联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论述一个问题,不能仅靠几个比喻,应把它和例证法、分析法等结合起来使用。比喻论证不是议论文写作的主要论证方法,要求慎重使用。
楫生( ) 跬( )
骐骥( ) 驽( ) 锲( ) 镂( ) 蟮( ) 螯( )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单元测试(含解析)粤教版.doc
- 2015高中语文 第1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 广东省2015年高考语文考点突破 专题十 语言表达.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二)单元测试(含解析)粤教版.doc
- 广东省2015年高考语文考点突破 专题十八 传记阅读.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一)单元测试(含解析)粤教版.doc
- 2015高中语文 第2课 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5高中语文 第3课 边城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5高中语文 第4课 归去来兮辞 并序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小作文资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