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斯维辛相关知识(资料)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文本相关知识
    奥斯维辛:是波兰南部一个只有4万多居民的小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在这里设立了它最大的集中营,这个小镇因此闻名于世。
    奥斯维辛集中营:建于1940年4月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大小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曾关押过欧洲国家、美国及亚洲国家的政治犯、俘虏和平民。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有“死亡工厂”之称,共有110万人在这里被杀害。1945年1月,苏联红军解放了该营。战后,奥斯维辛集中营被辟为揭露纳粹德国罪行的波兰国家博物馆。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再次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害,许多人是在苦役中死去,其他的则有计划地被残杀了。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滔天大罪的历史见证。
一些触目惊心的数据:
100万犹太人丧命——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希特勒德国为实施犹太种族灭绝政策而建立的,惨死在该集中营的犹太人达100万左右。
1.4万条人发毛毯——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营中发现了1.4万条人发毛毯。
幸存7650人——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只找到7650幸存者,其中包括130名儿童。
7000纳粹警卫——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担任纳粹警卫的人数约为7000人,其中还包括170名女纳粹员。
每天屠杀6000人——1944 年前后,纳粹德国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达到了疯狂的程度,那时,几乎每天有大约6000人呗残忍地杀害。
40座集中营的总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头目之一的希姆莱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至少40所集中营的总称。
关押者波及30个国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关押的人多是犹太人,还有波兰、前苏联等国的战俘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平民。
7.7吨头发——钱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发现了纳粹德国还没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可想而知,还有多少人曾经在这里饱受折磨,经历不幸。
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1979年,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奥斯维辛”一词演变到现在,已成为了屠杀和灭绝人性的代名词,使用这个地名也就同时说出了适用于民族屠杀的关键词。
“普利策新闻奖”简介:
普利策新闻奖,1917年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七、八十年代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现在,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已使普利策奖被视为全球性的一个奖项,相当于新闻界的诺贝尔奖。自1917年以来每年颁发一次。
评选制度是每年评选一次,在每年的春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的十四名会员评定,评选结果一般都在4月宣布,5月颁奖。
普利策奖分为两类,新闻界和创作界。普利策也是一个鼓励美国的奖。新闻界的获奖者可以使任何国籍,但是获奖条目必需在美国周报(或日报)中发表的。创作界获得者必须是美国公民,唯一例外是历史奖。只要是关于美国历史的书都可获奖,作者不必是美国人。
14项新闻奖分别是:公共服务奖、突发新闻报道奖、调查报道奖、说明报道奖、深度报道奖、国内报道奖、国际报道奖、特写奖、评论奖、批评奖、社论写作奖、社论漫画奖、突发新闻奖、突发新闻摄影奖和特写摄影奖。
7项文学艺术奖是:小说奖、戏剧奖、历史奖、传记奖、诗歌奖、非小说类作品奖和音乐奖。
美国著名记者罗森塔尔  
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纽约时报》前执行主编、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著名记者。 
1922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后到美国求学并加入美国籍。他在纽约市立学院上学时就是校报通讯员。1944年进入《纽约时报》后长期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先后常驻印度、波兰、瑞士和日本,并于1960年因撰写《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普利策国际新闻奖。 
1963年返回《纽约时报》总部后,罗森塔尔从事编辑工作。1969年,罗森塔尔在《纽约时报》经济陷入困境之际,推行大刀阔斧的变革,开拓广告业务和扩大读者群。他加强了《纽约时报》的都市新闻报道,增添了一个每天出版的经济栏目和若干有关体育、周末休闲和科技的栏目,为报纸注入新的活力。 
罗森塔尔自1977年起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在总部工作期间,他长期主管国际新闻报道,树立了崭新的报道风格,为巩固该报在美国新闻业中的重要地位立下了功劳。1986年卸任后,他又成为一名专栏作家,为美国各大报纸撰稿,直到2004年才搁笔。 
2006年05月10日晚在纽约曼哈顿一家医院去世,享年84岁。 
“零度写作”原则
零度写作来源于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1953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写作的零度》。现在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