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分子与细胞的纳米传感策略与高效分析新方法研究
附件4:
推荐国家自然科学奖项目公示
申报类型 自然科学奖 项目名称 生物分子与细胞的纳米传感策略与高效分析新方法研究 推荐单位 教育部 鞠熀先 丁 霖 雷建平 董海峰 刘松琴 主要完成单位 南京大学 项目简介:
该项目针对生物与细胞纳米传感的研究难点,以高效检测新方法为目标,长期致力于纳米材料的生物功能化、分子识别及其信号放大与传感新策略的基础研究,通过交叉学科新成就的高效集成,在生物分子与细胞检测新原理与分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原创性成果,主要包括个方面的内容:
1)提出蛋白质功能化凝胶的气相沉积制备、一维与二维蛋白质纳米结构可控组装和蛋白质等分子印迹的简易方法,揭示了界面蛋白质电子传递机制和蛋白质与纳米粒子间的特殊相互作用,实现了一系列蛋白质的直接电化学,创建了电化学生物传感新策略,研制成新一代有机相生物传感器和多种生物分子的传感器件。开辟了量子点电致化学发光(ECL)传感新方向提出水相量子点ECL性能的研究方法,制得国际上第一支量子点ECL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构建了水溶性量子点的制备新方法和多种新型纳米ECL探针,阐明了ECL反应机理和能量转移、电子转移新机制,建立了高灵敏ECL检测生物分子的新方法,拓展了生命分析化学研究领域。
)设计出一系列信号放大新策略,提出高灵敏的核酸检测和免疫分析新原理、新方法。建立了极高灵敏的病毒基因电化学传感方法,将设计的量子点与石墨烯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策略用于核酸高效检测。构建了无试剂安培免疫分析新原理和多通道免疫检测的6种分辨新概念,创建了多标志物同时电化学或化学发光图像检测新方法,用于癌症联合诊断。用设计的电场驱动、红外与被动混合等加速免疫反应的新手段,实现了生物标志物的快速免疫检测。这些检测策略对临床早期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
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 Anal. Chem.等发表论文316篇(IF5.0刊物147篇),授权发明专利15件,出版专著3部,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省等奖项二等奖2项。8篇代表论文被SCI刊物他引1次,单篇最高他引次,得到广泛的正面评价和应用,表明本项目的原创性和鲜明特色,为相关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该项目提出的纳米材料生物功能化、分子识别、信号放大与传感新策略,建立的生物分子与细胞高效检测新原理与新方法得到同行的广泛正面引用和评价。8篇代表论文被SCI刊物他引1447次,单篇最高他引403次。代表性评价如下:
对发现点1的评价:美国Rotello教授在Chem. Rev. 112, 2739 (2012)引用代表论文8等该项目19篇论文,说明“金纳米复合物修饰电极在生物分子传感中的应用”,指出“金纳米修饰电极可以作为电子导线,利用金纳米粒子的物理性质促进氧化还原蛋白和电极之间的电子传递,实现了无需媒介体的电化学传感”。美国科学院院士、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加州理工Barton教授在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9, 11528 (2012)引用电催化还原测溶解氧的工作说明“酶与染料的电子相互作用已被广泛用于分子传感,这些检测平台由于其内在的催化活性而令人满意”。
代表论文7被SCI他引205次,引文普遍认为这些工作具有原创性,在生物传感与催化中具有应用前景。美国威斯康星基因工程研究中心Schwartz在Science 316, 695 (2007)引用该项目关于分子印迹的综述论文说明“印迹人工受体可潜在地用作抗体、酶、细胞、组织等稳定的生物识别试剂”。
Willner教授在Angew. Chem. Int. Ed.47, 7602 (2008)用3个自然段和1个图引用代表论文4等4篇论文,指出“量子点电致发光是一种灵敏的测定方法,论文在阴极电致发光的机理上发展了H2O2、葡萄糖ECL传感器”。Credi教授在Chem. Soc. Rev. 41, 5728 (2012)用3个自然段和1个图引用代表论文4等5篇论文,指出论文4是第一次将量子点ECL用于传感。Chem. Rev. 114, 11027 (2014)用3个图引用代表论文4等33篇论文说明量子点ECL在生物传感的优越性及广泛应用。
美国Medintz在Nat. Mater. 9, 676 (2010)引用该项目量子点酶底物检测方法指出“由于QDs的电化学性质,将其应用于儿茶酚检测引起广泛关注”,“该成果证实了酪氨酸酶催化酪氨酸转换成醌时能猝灭CdTe量子点核的荧光”。
对发现点2的评价:国际知名电分析化学家Joseph Wang教授在Electroanalysis 209, 1289 (2011)引用代表论文5的图,整段描述了该工作。Pro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法测定槐花中芦丁含量 -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pdf
- a band a 带a chromosome a 染色体 - ibrarian.pdf
- 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课件).ppt
- 专题讨论3 分子间作用力.pdf
- 丹红、c 反应蛋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 表达的关系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pdf
- 汇丰自然观察物种调查招募合作伙伴啦 -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pdf
- 磺酸型高聚物色谱法同时测定葡萄糖酸钠和醋酸钠 - 杂志社 - 江苏大学.pdf
- 金属离子在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pdf
- 魔芋多糖仿生食品工艺的研究 - 西南大学学报.pdf
- mir-216a通过靶向调控蛋白激酶cα 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侵袭.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