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概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史概述

教育史概述 杭州市教育历史悠久。唐武德七年(624年),杭州所辖的富阳县已设有县学。 宋时杭州经济繁荣,教育事业日渐发达。天圣六年(1028年) (43年)(02-1106年) 元代,临安府改为杭州路。旧有的太学、武学、宗学等被废除,临安府学易称杭州路学,各县县学依旧。 明清两代,杭州均为府一级建置,设府学,各县设县学。大兴书院是明清两代杭州教育的共同特点。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685-1722年)5所,加上原有的4所,总计书院10所。从嘉庆至光绪年间,又相继建起诂经精舍、学海堂、梅青书院、东城讲舍、敷文讲学之庐等。杭州府所属各县也有一批书院存在。在整个清代,杭州府先后有31所书院。其中敷文书院(万松书院改名)、紫阳书院、崇文书院、诂经精舍,被誉为杭州四大书院。 清光绪二十年 (94年) (97-1899年) 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904年1月13日)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使全国有了从小学堂到大学堂的近代教育体制。三十一年 (905年)908年) 女子学堂的大量兴办,是晚清时期杭州兴学高潮中的一大特点。清同治六年(867年)904年) () 至清宣统三年 (19) ()l所,小学堂97所,中学堂6所,官立中等师范学堂2所,高等学堂7所。此外,还有一些中等实业学堂和军警学堂。 中华民国建立后,学堂一律改称学校。民国2年(1913年) 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浙江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校长经亨颐办学有方,他广聘名师,教师中的夏丏尊、马叙伦、郑渭川、钱家治、沈尹默、章嵚、姜丹书、李叔同、刘大白、陈望道、李次九、朱自清、叶圣陶、胡公冕、俞平伯等,均为一时俊彦。省立一师的师生以追求进步闻名。在五四运动中,这所学校成为江南传播反帝爱国思想和开展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省立一师不仅为全省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小学师资,而且有一批学生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活动家,如施存统、俞秀松、叶天底、梁柏台、杨贤江、宣中华等。学生中后来成为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编译家的也很多。 民国16年(1927年)16年7月,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在杭州创办;17年8月,在蔡元培的积极倡导和主持下,在西湖孤山创办国立艺术院。这两所学校的创办,使杭州的高等教育一改旧观。20年 (931年)8 民国16年 (1927)6 民国16年 (1927)77月改组成立的浙江省立高级中学,是杭州实验高中专办之始。杭高以其教学质量著称于全国。 民国16年 (27年) 民国26年 (1937) 至民国37年 (48年)6所,小学160所,中学33所,中等师范学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5所,高等院校8所。 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全市教育事业进人一个全新发展时朔。 杭州解放后,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公立学校,同时保护私立学校,废除原来的训育制度和公民、童子军、军训等课程。6月3日,杭州市教育局成立。各公立学校相继建立有师生员工代表参加的校务委员会。市区部分公立学校进行调整归并,少数办学困难的私立学校也在自愿的基础上作了归并。 为贯彻“学校为工农开门”的方针,从1950年起,采取多种措施招收工农子弟入中小学读书。工农群众业余学文化活动也广泛开展。 1951-1952年,省、市人民政府按照政务院的有关规定,先后接管由外国教会开办的之江大学和惠兰、弘道等中小学。 1951年12月起,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在杭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浙江大学由原来的综合性大学变为面向全国的多科性工科大学,同时成立浙江师范学院、浙江农学院、浙江医学院。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在1950年11月已改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原有中等专业学校也作了较大的调整,同时陆续建立一批新的中等专业学校。1956年,杭州市创办第一所市属高等学校——杭州师范专科学校。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杭州中小学及幼教事业取得较大发展。到1957年底,全市有幼儿园333所,入园幼儿1.88万人;小学3740所,在校学生33万人;中学71所,在校学生4.49万人。 在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中,杭州市教育事业经历了一次大起大落的过程,教育质量严重下降。1961年起,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大跃进”中新办学校或停办,或撤并,其中市属高校全部“下马”。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杭州市大中学校全部停课,中等专业学校(含师范学校)、高等学校停止招生,农业中学 ( ())966年和1967年全市初中没有招生,使小学毕业生大量积累。1968年起恢复初中招生时,原有初中校舍容纳不了,遂采取逐年增办初中、在小学设“戴帽初中”和推迟小学生毕业时间等措施来缓解矛盾。1970年高中恢复招生后学校数量盲目发展。到1976年,全市完全中学增至380所,1977年达419所。大量增办初中、高中,使教师严重不足。为此,1973年杭州师范学校、建德师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