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尼康镜头品鉴
尼康镜头品鉴
NIKON
Chapter 04
尼康镜头品鉴
1933年,尼康就开始了尼克尔镜头的生产,到目前为止,尼康已在世界各
地销售了超过5000万支镜头。在民用领域内尼康镜头屡有佳作,同时也被广泛
地应用于医学、工业、出版等专业行业。尼康镜头无论从锐度、清晰度、色彩
各种方面的表现都特别突出,当然其价位在同档次的品牌中,也较为昂贵。
无论是尼康单反数码相机机身还是尼康的镜头,都是佳能最有力的竞争
者。尤其是在相对低端镜头方面,尼康镜头的做工仍然是一丝不苟,手感也非
常出色,性价比还很高。而在尼康高端镜头方面,虽然不像佳能的红圈、白镜
那么显眼,但尼康镜头的成像质量上,和佳能镜头是各有千秋。
page 065
数码单反镜头 Digital SLR Lenses
尼康镜头特色技术
尼康有一套十分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所有技术措施的贯彻和产品质量的长期高度稳
定,从光学玻璃原材料开始,经过各道复杂工序到镜头的最后装配测试都在本厂完成,并始终处于
精密仪器和熟练技师的不断反复检查控制之下,虽然提高了成本而使尼康镜头售价较高,但却杜绝
了不合格产品上市现象的发生,使每一位顾客都放心使用尼康的产品。
镜头控制、对焦技术
AI:Automatic Indexing自动最大光圈传递技术
发布于1977年,是Nikon F卡口的第一次大变动。AI是指将镜头的最大光圈值传递给测光系统
以便进行正常曝光测量的过程和方法。当一个AI镜头被装在兼容AI技术的机身上时,该镜头的最大
光圈值在机械连动拨杆的自动接合和驱动下传递给机身的测光系统,以实现全开光圈测光。
AI-S:Automatic Indexing Shutter自动快门指数传递技术
在1981年,Nikon对全线AI镜头卡口进行了修改,以便使它能够与即将投入使用的FA高速程序
曝光方式完全兼容,这些修改后的新镜头就是AI-S卡口Nikkor镜头。当AI-S镜头用于Nikon FA机身
时,它能够根据自身的焦距向机身提供信息以选择正常程序或高速程序,在快门速度优先自动曝光
方式时,它们能够在非常宽的光照范围内提供一致的曝光控制。
D型镜头:Distance焦点距离数据传递技术
代表镜头可回传对焦距离信息,作为 3D(景物的亮度,景物对比度,景物的距离)矩阵测光的参
考以及TTL 均衡闪光的控制。
DX型镜头
尼康专门为APS单反数码相机开发的镜头,其成像面积较小,用在35mm胶卷相机上会出现四
个明显的暗角。
CRC:Close Range Correction近摄校正
采用浮动镜片设计,保证近摄时光学素质不下降,例如AIS 24/2.8、AF 85/1.4D IF之类均采用
了CRC技术。
IF:Internal Focusing内对焦技术
所谓内对焦是指镜头在对焦时,前后组镜片都不移动,而由镜头内部的一个对焦镜片组(focus lens
group)的浮动来完成对焦,对焦时镜头长度保持不变。IF技术的采用使快速而安静的对焦变为可能。
G型镜头
与D型镜头不同的是,该镜头无光圈环设计,光圈调整必须由机身来完成,同时支持3D矩阵测
光。这样的设计减轻了镜头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Micro
指带有次标记的镜头是微距镜头,或有微距拍摄的功能。
N/A:全时手动对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标 ).doc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DB37∕T 5118-2018 市政工程资料管理标准.docx
- 拭子擦拭取样方法验证方案(回收率研究).pdf VIP
- 机电安装工程培训课件.pptx VIP
-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全章)》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千古奇文《渔樵问对》.pdf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市西城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pdf VIP
- Siemens 西门子工业 SIMATIC ET 200SP CM CAN SIMATIC ET 200SP CM CAN 使用手册.pdf
- 假钞识别培训课件内容.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