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编织布育秧与机插研究-农业工程学报.PDF

水稻编织布育秧与机插研究-农业工程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编织布育秧与机插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第 15 卷 第 3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 o l. 15 N o. 3 262 1999 年 9 月 T ransactions of the CSA E Sep t.  1999 水稻编织布育秧与机插研究 ① 林济生  张 琳 陈文捷 曾任平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   (福州市马江农业局) 摘 要: 该研究工作于 1984~ 1997 年在福建进行。试验结果显示, 在秧田中用塑料编织布代替工厂 化塑料盘育秧, 秧苗素质两者相近; 编织布投资比后者降低 95 % ; 同常规铲秧相比, 编织布育秧表现 出根系发达, 抗寒力强等优点。它可培育手插秧, 机插秧与抛栽秧。编织布秧机插, 与盘秧机插比较, 在机插质量, 生育期, 农艺性状与产量方面都相近。编织布育秧与机插技术经济简便。 关键词: 水稻; 育秧; 编织布; 机插; 秧田 [1 ] 1979 年我国从日本引进带土插秧机和其配套的工厂化育秧设备 , 在扩大示范中表现出省力增产的作 用, 同时也暴露出设备投资大、目前我国难于推广等问题。随后各省、市对其进行简化设备, 改进育秧技术的 研究。探索使用低成本的育秧载体与简化育秧技术, 代替用量大, 成本高的育秧盘及工厂化育秧方式。1984~ 1986 年本课题组从改革盘, 铲, 卷秧入手, 开展设施育秧多种隔离层载体物育秧法对比试验, 筛选出用编织布 作秧床隔离层的育秧法, 命名为编织布育秧。 1987~ 1991 年福建省科委下达“水稻高产低耗省力化栽培配套 技术研究”, 着重研究水稻编织布育秧及编织布秧机插技术, 经 7 年试验研究初步探索了编织布育秧及机插配 套技术。它已在福建经济发达区种粮大户、军垦农场逐渐推广。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研究于 1984~ 1997 年主要设在福州市郊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试验农场; 中试设在福建 省经济发达的福州、福清、晋江、石狮、沙县与长乐等市、县。 ) ( 2 ) 1 编织布: 系聚丙烯塑料线编织成的布 其经纬密度为 4 ×4 条 , 经电切、缝边制成长 120 , 宽 21 cm cm cm (或 28 cm ) , 重 30 g 的编织布条。 2) 育秧: 秧床系经机器耙烂的秧田整成畦宽 1. 4 , 沟宽 0. 5~ 0. 8 ( ) m m 或菜园畦 , 待畦面平坦干实后, 按 ( ( ) ) 畦横铺编织布条; 在布条的两头近畦边缘连接放木制标尺 长 2 m 、高 1. 5 cm 同床土厚度 、木尺宽4 cm ; 将 沟内烂土铲起放于布面, 并施入适量肥料拌匀展平, 再用木板刮平。其后即均匀播种。每条布播种量: 育小苗 秧, 常规稻为250 g, 杂交稻中苗秧为 150 g。早季播后盖膜, 湿润扎根。一叶一心揭膜练苗, 晚季播种后不盖膜, 喷多效唑控苗生长。两季均旱育矮壮秧。成秧用提布切割法起秧, 再将提起的规格秧脱布卷捆装入秧箱运入 ( ) 大田机插 或带布卷捆运往田间脱布手插 。 3) 机插: 用吉林 2ZT~ 7358 型机动插秧机插秧。粗耙整地薄皮水机插防壅泥。 4) 试验: 设简化育秧, 机插设施与技术, 共计 80 个处理, 重复 3 次, 240 个小区。根系活力研究系用常规稻 秧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