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2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质检试卷.doc

213—2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质检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3—21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质检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历 史 试 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45分钟,满分为60分,希望同学们把握好时间。 2、答题前按照监考老师的要求写清要写明的准考号等。 3、无需紧张,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争取考出个理想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入答题栏中。 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1.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A.会使用火 B.种植水稻 C.烧制彩陶 D.铸造司母戊鼎 2.刘若英同学自从学过历史以后,喜欢上了考古,她准备在暑假的时候到半坡遗址去看看,那么她到半坡以后,她肯定可以见到( )。 A. B. C. D. 3.近日,苏州市工业园区唯亭草鞋山遗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该文化遗址是典型的新石器文化时期的遗址,下列遗址中与其同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4.汪峰同学在暑假旅游的时候来到西安黄帝陵拜谒有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眼里含着泪花;他们虔诚你认为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A.因为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D.因为黄历史悠久的汉语言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本身就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 ▲ B.商朝.周D.东周 ①司母戊鼎 ②人面鱼纹彩陶 ③兵马俑 ④汉、胡服佣 A.① B.② C.③ D.④ 8.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这些简称源于西周实行的(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省六部制 D.行省制 9.有人认为,“人类今天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智慧。”这里的“智慧”是指 ( ) A.“无为而治” B.“尚贤”与“节俭”C.“依法治国” D.“仁”和“礼” 10.右图是我国某游览胜地的实景照片。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永济渠 11.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对先秦(秦朝以前)时期历史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并开始使用彩陶 B.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生产效率 C.孔子的思想主要是“礼”和“法”两部分 D.西周实行分封制,在当时起着拱卫周王室的作用 13.公元前340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年轻富商李有为,想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途径是( ) ①奋发读书,考取功名 ②弃商务农,努力耕织 ③上战场杀敌立军功 ④利用经商获利,大量购置田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14. “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周制”指(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15.《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 A.建立县制 B.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16. 右图为某中学“魅力历史”社团在研究性学习中制作的两张学习卡片。据图,你认为其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墨家思想 B.韩非学说 C.老子论道 D.先师孔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孔子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 D.当仁不让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